第113章 歸處[第3頁/共3頁]
夏語澹該摸索的,都摸索完了,轉而道:“何家本籍嚴州府,和你們溫家也有類似之處,三十年前,何家還是小鹽商,由商轉仕才十幾年,何大人是第一代官身,何家二老現在還守著嚴州府的家業,家業不小,何大蜜斯幼時養在何家二老膝下,將來若溫家有幸,何家定不會像嚴家那樣狷介。”
溫家兄弟和夏語澹之間,不是愛情,像兄妹一樣。愛情虛無縹緲,終其平生,很多人一輩子得不到。溫持念本來還想著,待你長簪笄發,若無歸處,我來娶你可好,歸正大師又熟又談得來,很多俗世伉儷,能做到談得來就很不錯了,目前看來,夏語澹已經有歸處了。
掙紮一番以後,溫持念基於對夏語澹的信賴,也信賴趙翊歆,直白道:“何大人獲咎了太孫,這一輩子還能有前程?春闈三年一屆,多少人才。也就皇上還在,何大人還能當個七品,喝口湯,皇上萬歲以後,何大人連湯都喝不上。”
實在,趙翊歆出於他雄性生物對於領地的直覺是對的,他們走後,溫持唸對他哥苦笑了一下。
四人已經吃完了飯,換到一旁的茶桌上說話。溫家還冇有選好媳婦,夏語澹就有效武之地了,也不打趣溫神念,隻對著溫持念說,“日前我的喬家大侄子,淇國公的長孫結婚了,我在席上瞥見一名侄媳婦孃家的蜜斯,我俄然想著了,倒是和九哥,和你們溫家班配。”
溫家在都城冇有根底人脈,不肯意等閒求娶,但是溫神念現在是站在風口浪尖上,他想站著不動,一*的浪花拍岸而來,嚴家不要,馮家不要,誰家都不要,一家不挑,他也是把統統人都獲咎了,與他名聲也不好,目光那麼高,性氣那麼高,挑媳婦是如許,為官是不是也如許?
兩年前太孫去西北招降,後半截服從很好,可前半截太孫如何出去的,官方冇有明說,暗裡版本很多。而究竟是傳播最遍及的一個版本,大同距都城就三百裡,那一年那一天,何大人封閉大同城四門,手持寶劍站在城關上,把太孫圍困在大同,因為太孫違背了祖訓,私行離京。
溫持念倒不是思疑趙翊歆就是太孫,而是現在大師要私議國之儲君,趙翊歆如許杵著,能夠信賴他嗎?能夠不避諱他而暢所欲言嗎?
都城都察院之下,十三道監察禦史,就是一百二十人,全部都察院兩百多個官員,另有六部,都督府,翰林院,大理寺等等衙門,在京有實職的官員兩千人,都察院都事何大人是何許人,溫神念和溫持念一時麵麵相窺。
溫持念獵奇了,道:“淇國公府還和一介都察院都事有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