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日落長安遠 - 第九十三章:種桃道士歸何處 四

第九十三章:種桃道士歸何處 四[第1頁/共2頁]

當年,李隆基為了顯現對安祿山的恩寵,給了他一個非常光榮的報酬,賜浴華清池。與他一共享用這一恩情的另有一小我,就是李豬兒。當然,李豬兒的首要任務隻要一個,那就是寬衣解帶,不是為本身,而是為他的主子,安祿山。

疏忽那些或鼓動,或期冀,或乞憐的目光,內常侍陳弘誌在殿柱前麵已經呆了好久,好久。不,有一句話我說錯了,他不是疏忽那些不幸的目光,而是壓根就冇有瞥見。因為,現在的他正盯著一棵樹發楞。那是一株桂樹,一株曾經十裡飄香的桂樹,現在,卻早已變成了一樹殘骸。印象中,他第一眼瞥見這株桂樹的時候,它就已經枯萎。聽宮中年紀最長的白頭宮女說,這株桂樹枯萎了已近百年。陳弘誌如何也想不明白,一株枯萎了將近百年的桂樹,如何就冇有被刨掉?

提及來,李豬兒對安祿山的豪情非常龐大,冇有安祿山,他不會落空作為一個男人的權力;一樣,如果冇有安祿山,他也不會過上錦衣玉食的餬口。如果不是安祿山日複一日的鞭撻,李豬兒或許會懷著如許龐大的豪情,經心極力的服侍本身又恨又愛的主子,一向到死。但一次又一次的鞭撻,將李豬兒的感激之情打得支離破裂、消逝殆儘,痛恨卻像雨後的春筍,滋滋的望上長。“殺了阿誰瘦子!”或許,李豬兒不止一次冒出過如許的動機。

如果冇有楊國忠的步步緊逼,或許,安祿山不會挑選兵變;如果安祿山冇有挑選兵變,或許,他就不會如此焦炙;如果安祿山不是如此焦炙,或許,他的雙眼也不會失明;如果安祿山冇有變成瞎子,或許,他的脾氣不會變的如此暴躁;如果安祿山的脾氣冇有變的如此暴躁,或許,就不會拿李豬兒當撒氣桶;如果不是安祿山無休無止的鞭撻,或許,李豬兒不會舉起手中的刀……

覬覦父親皇位的安慶緒冷眼旁觀,洞穿了李豬兒埋藏在心底的奧妙。一條毒計,一條借刀殺人的毒計悄悄構成。因而,在兒子的調撥和鼓動下,曾經忠心耿耿的主子舉起了殺人的利器。當年,安祿山一刀割掉了李豬兒的命根子;明天,李豬兒一刀割掉了安祿山的命,冇有根子。

一陣劇痛,一陣來自下體的劇痛,李豬兒還冇弄清楚究竟產生了甚麼,就已經暈了疇昔。當流血數升的李豬兒悠悠醒轉的時候,發明他的主子,楊貴妃的乾兒子,一代梟雄,範陽、平盧節度使安祿山挽著袖子,正在謹慎翼翼的將草木灰敷在他下體的傷口上。就如許,被安祿山親身操刀閹割的契丹少年李豬兒,變成了安祿山的親信寺人。其職位,大抵相稱於吐突承璀之於李純。

想起白頭宮女,陳弘誌俄然想起了一個故事,一個白頭宮女給他講過的故事。故事的仆人公,一個是安祿山,另一個不是史思明,不是楊貴妃,也不是李隆基,而是一個寺人,一個名叫李豬兒的寺人。

李豬兒本來是一個契丹少年,日子固然貧寒,倒也無憂無慮,自在安閒。如果冇有戰役,如果冇有安祿山,李豬兒或許一輩子都隻是一個貧寒的契丹族民,自在安閒的餬口,冷靜無聞的死去。當然,汗青上也不會留下他一絲半點的影象,不管是正麵的,還是負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