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長相織為詩[第1頁/共4頁]
晟郎在邊關打戰時,每隔一個月就會寄白沙和詩句與她,不擅女紅的她特地繡一隻香囊收存思念。素麵瑞錦,她不忘親手在香囊上繡一句話,‘憑君傳語報安然’。
“五皇子想去還去不得呢。”溫榮曉得祖母是在逗她高興,晟郎隻是新晉武將,比之長孫昭,資格更淺年紀更輕,雖有能夠被送去邊陲曆練,但毫不成能出任安西都護,在京中補任正四品中郎將,已是極好了。
溫榮嘴角一彎,不由自主地笑了起來,拈起裙裾,一起小跑去了穆合堂。
故她甘願幼年便伴青燈古佛,也不肯晟郎尷尬和絕望。
安西都護府有四個軍鎮要塞,碎葉,龜茲,於闐,疏勒。除了穩固聖朝西北邊防,庇護通往西域絲綢之路的要道,亦要令四軍鎮相互管束。
謝氏輕握矮榻扶手笑起來,“罷了罷了,朝中事與我等內宅婦人無關,隻要五皇子與你阿爺不做特彆的事情,我們便可無憂了。祖母前日聽到風聲,最擔憂的是聖主任命五皇子為安西都護,還好聖主與太後尚算是疼惜五皇子,不捨親兒去邊關長年吃西北風。不然榮娘一結婚就要與夫郎分家兩地,我這當祖母的不忍。”
在內宮受委曲溫榮是能瞭解的,晟郎亦是極擅啞忍的性子。
阿孃俄然冒出這番話,溫榮感覺雲裡霧裡,驚奇地昂首向祖母乞助,可祖母置若罔聞地靠在矮榻上假寐,手指緩緩地轉動佛珠。
謝氏緩緩地說道。“除了聖主不捨嚴懲太子,還因為長孫氏族在背後替太子撐腰。與五皇子直接相乾的是安西都護府一事。”
當初三皇子和五皇子肯出麵,最大的誘因是可通過此事令太子一派失勢,不想到最後,總督護又是太子母家長孫氏中人。
溫榮撇了撇嘴,可真是能找藉口,愚孝是假,想借讖語裝神弄鬼謀事是真。
而三皇子呢。
李晟眼裡的絕望一閃即逝,當初三哥算計林大郎和榮娘婚事時。他就曉得三哥對榮娘成心了。他能夠不與王淑妃、三哥計算旁他,一心一意助三哥成大事。隻唯獨榮娘不能讓,更何況在三哥內心,任何事和人皆不及江山來得首要。
溫榮抬眼望著李晟幽深清澈的雙眸,眼裡除了有她的影子。另有湖邊隨風輕顫的粉白秋海棠,標緻的令人忍不住心生感喟。
可既然不消瞞著晟郎,她就有折中的體例。如此不易獲咎三皇子。
細想來,卻也有分歧,畢竟長孫氏權勢加大,受益的不止太子,另有二皇子了。
晟郎補左驍騎衛中郎將,統領翊衛守皇城四周、宮城表裡。翊衛和親衛、勳衛,同屬三衛之一,李奕不能亦不肯在明麵上與晟郎翻臉反目,何況他本來就不占理。
謝氏漸漸揭開青紋茶蓋,榮娘用金黃茶膏信手勾畫的山川畫輕靈逸動,端起茶吃一口,頜首頑笑道,“榮娘表情好了,我這當祖母的才氣有口福。”
謝氏收起念珠。“榮娘可曉得太子引番僧入東宮,卻未被重罰一事。”
王淑妃與李奕不愧為母子,麵上笑容親和柔善,心下卻實為陰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