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王秀才議立偏房嚴監生疾終正寢(1)[第1頁/共3頁]
正要退堂,見兩小我出去喊冤,知縣叫帶上來問。一個叫做王小二,是貢生嚴大位的緊鄰。客歲三月內,嚴貢生家一辯才過下來的小豬,走到他家去,他慌送回嚴家。嚴家說,豬到人家,再尋返來,最倒黴市。押著出了八錢銀子,把小豬就賣與他。這一口豬在王家已養到一百多斤,不想錯走到嚴家去,嚴家把豬關了。小二的哥子王大走到嚴家討豬,嚴貢生說豬本來是他的:“你要討豬,照時價估價。拿幾兩銀子來,領了豬去。”王大是個貧民,那有銀子。就同嚴家辯論了幾句。被嚴貢生幾個兒子,拿拴門的閂、趕麵的杖,打了一個臭死,腿都打折了,睡在家裡。以是小二來喊冤。知縣喝過一邊,帶那一個上來問道:“你叫做甚麼名字?”那人是個五六十歲的老者,稟道:“小人叫做黃夢統,在鄉間住。因客歲玄月上縣來交賦稅,一時缺少,央中向嚴鄉紳借二十兩銀子,每月三分錢,寫立借約,送在嚴府,小的卻未曾拿他的銀子。走上街來,遇著個鄉裡的親眷,說他有幾兩銀子借與小的,交個幾分數,再下鄉去設法,勸小的不要借嚴家的銀子。小的交完賦稅,就同親戚回家去了。至今已是大半年,想起這事來。問嚴府取回借約。嚴鄉紳問小的要這幾個月的利錢。小的說:‘並未曾借本,何得無益?’嚴鄉紳說小的當時拿回借約,好讓他把銀子借與彆人生利;因未曾取約,他將二十兩銀子也不能動,誤了大半年的利錢,該是小的出。小的自知不是,向中人說,甘心買個蹄酒上門取約。嚴鄉紳執意不肯。把小的的驢和米同稍袋都叫人短了家去,還不收回紙來。如許抱屈負屈的事。求太老爺做主!”
話說眾回子因湯知縣枷死了教員夫,鬨將起來,將縣衙門圍的水泄不通,口口聲聲隻要揪出張靜齋來打死。知縣大驚,細細在衙門裡詰問,才曉得是門子通風。知縣道:“我至不濟,到底是一縣之主,他敢怎的我?設或鬨了出去,瞥見張世兄,就有些開交不得了。現在須是設法先把張世兄弄出去,離了這個處所上纔好。”忙喚了幾個親信的衙役出去商討。幸得衙門後身緊靠著北城,幾個衙役先溜到城外,用繩索把張、範二位繫了出去,換了藍布衣服,草帽、草鞋,尋一條巷子。忙忙如喪家之狗,吃緊如漏網之魚,連夜找路回省會去了。
他兩個阿舅姓王,一個叫王德,是府學廩膳生員;一個叫王仁,是縣學廩膳生員。都做著極興頭的館,鋒錚馳名。聞聲妹丈請,一齊走來。嚴致和把這件事重新奉告一遍:“當今出了差票在此,如何摒擋?”王仁笑道:“你令兄常平常說同湯公相與的,怎的這一點事就嚇走了?”嚴致和道:“這話也說不儘了。隻是家兄現在兩腳站開,差人卻在我這裡喧華要人,我怎能丟了家裡的事,出外去尋他?他也不肯返來。”王仁道:“各家流派,這事究竟也不與你相乾。”王德道:“你有所不知。衙門裡的差人,因妹丈有碗飯吃,他們做事,隻揀有頭髮的抓,若說不管,他就更要的人緊了。現在有個事理,是‘釜底抽薪’之法。隻消央小我去把告狀的安撫住了,世人遞個攔詞,便歇了。諒這也冇有多大的事。”王仁道:“不必又去央人,就是我們愚兄弟兩個去尋了王小2、黃夢統,到家替他分辯開。把豬也還與王家,再折些須銀子給他養那打碎了的腿。黃家那借約,查了還他。一天的事,都冇有了。”嚴致和道:“老舅怕不說的是。隻是我家嫂也是個胡塗人,幾個舍侄,就像生狼普通,一總也不聽經驗。他怎肯把這豬和借約拿出來?”王德道:“妹丈,這話也說不得了。假定你令嫂、令侄拗著,你認倒黴,再拿出幾兩銀子,折個豬價,給了王姓的。黃家的借約,我們中間人立個紙筆與他,說尋出取消紙無用。這事才得落台,才得個耳根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