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下江南 十八章 青梅已熟[第1頁/共3頁]
劉憲也回想起本身方纔附體時的怕懼,那段日子過的……長歎一聲,道:“愚兄也是至此以後纔開端習練技藝的。”
“莫非一啄一飲,皆是天定。”劉憲這遭受當真非“奇異”二字莫屬。
劉基這名字,劉憲能張口道來的是元末明初的劉伯溫,而不是漢末揚州刺史劉繇的宗子。
劉憲前身詩書讀的很好,能夠說算是半個書白癡,但這落在劉繇眼中便是“超卓”,是以常常在劉基麵前提起他。
漢末,這個時候最不值錢的就是奴婢,隻要給的起一口飯,想收多少有多少。豫章靠近淮南,避禍之人可多不堪數。
“那河北……大兄處……。”
提到這個劉憲還真不曉得是該哭該笑,“是呂溫侯的親衛。”
“河北大戰?”劉基沉默了一會兒,咦聲道:“莫非是曹操?兄長避居荊州,莫非是不看好袁氏?”
劉憲心中很不是滋味,一個十四歲的孩子,冇了父親不說還要把心機用在情麵油滑上。悄悄的拍了拍劉基的肩膀,劉憲唏噓道,“賢弟,豫章郡非久居之地,待愚兄祭禮叔父以後,我們就伴往襄陽去。固然叔父也曾與劉表交兵,然我等皆是漢室宗親,劉景升亦天下名流,前去並無停滯。”
:下一章就要脫手了!
“哈哈,這點你不必擔憂,我南下之日已於你那兩位兄長言明。”歎了口氣,劉憲無法道:“河北大戰將臨,非久居之地啊。”
“兄長較力虎癡之事,豫章也有多少傳聞。敬輿本來覺得是虛詐訛傳,不想倒是真有此事。”劉基看向劉憲的目光中有幾分奇特,他隻曉得這位三兄精通詩書文章,卻不想另有這等技藝,如果能早兩年南下,父親又如何鬱鬱而終。
“前去襄陽?兄長也去?”劉基驚奇道。
“大兄之事,你不必擔憂,他隻要脫身之術。”劉昭職位雖不高,可娶得畢竟是袁紹的嫡女,遠不如劉憲自在安閒。
“小弟不瞞兄長,本意為,此我兄弟三人存亡於江東,韶華另有悠長,不必鬱結於一時。吾欲謀安身於江東,需有賢名於江東,是以我等雖遭多難,嬰丁困苦,然潛處味道,不覺得戚,故吏餽餉,皆無所受。”
青壯仆人6人,婢女10人(王氏2人,餘下三個夫人各1人,三個小妹各1人,劉爍、劉尚各1人),表裡各有老仆1人,加上三兄弟各有書童(伴讀)1名,灶房仆人4人,如此一座宅院竟隻要25名仆人。不要說是同真正的大師貴族比擬,就是普通的小縣土豪家中奴婢也要百人之多。
一向到了過年,人來人往才稀少了下去。
“非兄長所想,家父病逝後,弟子故吏餽餉極多,隻是小弟未曾受納罷了。”劉基神采暗沉,眼眶中淚水充盈,強忍著不讓掉下。“父親留下資產雖未幾卻也充足育我兄弟成*人,是以收於不收關聯並不甚大,不過是富榮一些罷了。”
年年年末接年初,一轉眼,青梅果上已有了一絲黃色。梅子要熟了,好戲也要收場了。
見兩個小兄弟已經退下,劉憲的內心話也不再瞞著噎著,直言道:“敬輿,府中為何如此模樣?莫非叔父一去,豫章諸人真就視我劉氏於無物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