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四章 匈奴羌族雙合兵[第1頁/共3頁]
大營以外,何慶等人皆是饑腸轆轆。從長安趕至潼關,出發之初,他們還能靠著照顧的食品為繼,但跟著持續進步,統統人都打了退堂鼓。
長安城內,一匹快馬加快奔馳,所到之處雞飛狗跳,百姓被撞傷者無數。
他們畢竟都是占了父輩和兄弟的光,若論偷雞摸狗,竊玉 ,他們絕對是一把妙手;但論帶兵兵戈,他們就都是爛泥糊不上牆。所照顧的仆人,一起之上逃竄大半,達到潼關之時,已經隻要不到一千五百人。
不為其他,隻因他們手中之軍底子抵擋不住匈奴和羌族的聯軍。
劉穆之看著近在天涯的楊素感喟道:“諸公都是海內大賢,國之棟梁。卻冇想到,如此危急之時,在這裡行輕易之事。我敢包管,如果攝政王有恙,不虛齊國來攻,這些匈奴人和羌人就會殺來。到當時,這長安的繁華終究都要成為泡影,你我也皆會成為他們的俘虜。”
劉勃勃當即命令,擺開宴席,為他們這些人拂塵洗塵。
麵對如許的一支救兵,劉勃勃和呂光心中更是好笑。但保全大局,他們還是裝出一副聽話的模樣,上前表示歡迎。
此言一出,大殿以內頓時鴉雀無聲。
“尚書令,陛上麵前,如此失禮,莫非你的眼中已經冇有禮教了嗎?”楊素趁機發難。
呂光衝著劉勃勃使了一個眼色,後者心領神會,借如廁為藉口,偷偷來到了中間的帳內,而呂光早在這裡等著他出來。
劉穆之再三哀告,可惜大權不在手中的劉禪,固然焦急也是無可何如。
司空李善長趁機誹謗道:“陛下,尚書令誹謗國粹,如此荒誕之言是對陛下不忠。臣懇請陛下,將尚書令撤職賜死以安民氣。”
劉穆之見哀告無用,竄改思路,對著滿朝文武接著說道:“諸公此舉乃是將我大漢置於傷害之地。”
劉勃勃彷彿看的開,見呂光如此說,隨即說道:“攝政王有恩於朝廷,但你看這些人,在攝政王危難之時,不但不出兵相救,還在這裡想要坐視攝政王被擒殺。如此卑鄙之人,如何值得我們儘忠。何況,我們本來是為了生存才投奔漢國。現在,漢國空虛,我們恰好能夠劫奪糧草,以安我族民氣。”
呂光和劉勃勃聞言大驚失容,顧不上那麼多,主動出營,前去驅逐。
李善長、楊素、關羽等人紛繁進言,如此景象,即使是劉禪心中不忍,也難以竄改朝中諸位大臣的意義,無法之下,隻能將劉穆之臨時下獄。
涼公馬超頓時陰陽怪氣的說道:“莫非我大漢隻要攝政王一人能兵戈嗎?臣雖老邁,但當初幫手先帝四方交戰,大漢現在的天下大半都是我們這些老臣打下來的。反觀攝政王,固然領國數年,但卻無尺寸之功,頻頻攻齊都是損兵折將,耗損國力。此次伐齊,也因攝政王一意孤行,纔有此敗。我看,即使派兵前去,也難以救出攝政王,與其耗損國力,還不如主動稱藩,向齊國示好,說不定還能保住攝政王之命。”
秦漢式微,劉備當初的虎將,老的老,死的死,現在也隻要劉裕麾下的大將能委以重擔。可惜,現在這些人全數都被困在蒲阪,劉裕一派的掌控力有些降落,趁此時,那些曾經被劉裕打壓的建國元老們皆蠢蠢欲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