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三國之第四帝國 - 第二百**章 攻打潼關(3)

第二百**章 攻打潼關(3)[第1頁/共3頁]

陶宗兵敗逃回青泥隘口,心中甚是憂愁,又恐李騰舉兵前來,強攻隘口,遂不敢怠慢,倉猝招來部下眾將,商討軍務之事,世人來後,自是擺列坐定,陶宗問道:“今番李騰強勢而來,意欲篡奪我青泥隘口,而丞相現在攻打江東之地,得空前來救濟,若要退得李騰,還需我等共同奮戰,不知眾位可有良策,助我退敵?”

那陶敬正走之間,忽見一人擋住來路,心中頓時大駭,舉目視之,擋路之人恰是李騰也,急欲撥馬而走,李騰那裡肯放,追至背後,奮力一錘朝陶敬背後打去,陶敬未及防備,措手不及之下,正被李騰大中,不由大呼一聲,落於馬下,口吐數升鮮血而死。陶宗見得折了族弟陶敬,雖說氣憤,卻也心知本身不是李騰敵手,不敢上前來站,遂於亂軍當中殺出一條血路而走,逃回青泥隘口。

鐘進忙道:“父親熱勿憂愁,孩兒願帶兵前去,力保潼關不失?”

李騰大笑一聲,道:“小校青泥隘口,不過千餘兵士扼守,如何擋得住我一萬雄師攻打,倘若陶宗將軍能夠獻的隘口,歸降於我,可免一死。”

再說鐘繇身在長安城中,隻因陳宮批示顏良,文醜等人日日攻打潼關,正乃憂愁之計,忽見一人闖了出去,昂首視之,乃其子鐘進也,趕緊問道:“李騰雄師連日攻打潼關,潼關乃長安本戶,潼關若失,則長安不保,我心甚憂矣。”

李騰見得如此,遂遣宋召副將呂曠前去迎戰,呂曠回聲而出,手舞鋼刀,奔馬朝陶宗殺出,二人與陣前大戰不及十餘回合,呂曠垂垂抵擋不住,刀法狼藉,李騰見得如何,頓時大喝一聲,急喚呂曠返來,又令宋召壓住陣腳,遂李騰倒提雷龍錘,策馬飛馬,直取陶宗而去。陶宗遂棄了呂曠,又來同李騰交兵,二人戰不七八回合,陶宗早已膽怯,偶然而戰,倉猝撥馬而走,李騰見狀,那裡肯放,策馬從後追逐,幸得青泥隘口兵士儘皆殺來,圍住李騰,陶宗方纔趁此機遇,奔回隘口。前麵宋召見得陶宗敗走,早已掩兵衝殺過來,青泥隘口人馬被殺的片甲不留,多數身故,奔回隘口,緊閉城門,任憑 李騰等人在關隘下如何罵陣,倒是不敢出來,隨李騰兵退隘口十餘裡以外,安營紮寨,休整人馬。

陶宗聞之大怒,罵道:“逆賊,不給你寫短長,你卻不知我陶宗有何手腕?”言罷,便於陣前搦戰。

陶宗道:“李騰乃世之虎將,何況部下能征善戰者甚多,今又新得青泥隘口,其軍士氣強大,將軍可暫避其鋒芒,當緊閉城門,據城而守,量其勢雖盛而未所能及也,我等屯於城內,以待光陰,其勢必將有變,方為出城而戰之時也。”

李騰笑道:“我南征北戰十數年,不想竟然中了陶宗這等低劣之計,我定要陶宗喪於此計之下。”

鐘繇,鐘進聞之大驚,鐘繇仰天長歎道:“青泥隘口亦是長安南門之樊籬,今已經失手,則長安危矣。”

那小校道:“李騰奪下青泥隘口以後,並未攻打藍田,乃在青泥隘口中休整人馬。”

陶宗聞之大喜,趕緊說道:“賢弟之計真乃良策,來日可行之。”遂調派細作當真刺探,等得李騰前來攻打之時,立即前來稟報。等得第二日,李騰在此留下呂曠,呂翔保衛營寨,自與宋召帶領馬步軍三千,前去攻打青泥隘口,陶宗探馬早已探明,不敢怠慢,馬上快馬加鞭,奔至隘口內,見了陶宗,立即將真相稟報,陶宗聞之,頓時大喜,遂令其弟陶敬領兵五百,自巷子而出,自帶隘口中殘剩人馬,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