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舜禹之事[第2頁/共3頁]
郭嘉把竹簡丟到龐統懷中,邁步要走,但是龐統卻出言勸道:“主公,曹丕稱帝,漢室已亡,主公若不稱帝,那此後天下人麵前,主公能和曹丕相提並論嗎?”
郭嘉到現在還去扶漢的話,找誰當這個漢室的代言人呢?莫非找劉備嗎?
這個名,要揹負千秋萬世!
劉協從帝位退下,降為王爵,相反,曹丕即位即位,追封曹艸為魏武帝,改元黃初,大赦天下!
郭嘉不要天子,就是不但願他本身,包含他的子孫後代,背上這個篡漢的罵名。
但是終究,曹丕邁出了曹艸平生未曾邁出的那一步,將這些人最後的胡想完整粉碎。
祭天祀地,劉協完成了他該做的秀,回過甚來俯視下方,劉協滿麵掙紮與悔恨,他乃至能將上麵那些大臣的家世背景一一道出,他們祖上在漢室哪朝哪代做過甚麼樣的官,遭到過漢室帝王如何的虐待,等等,可這統統,都將成為汗青,他們現在全都推戴的人,是曹丕,阿誰從劉協手上把漢室江山斷送的男人。
禪讓大典是一場空前盛典,曹魏治下稍有分量的人物皆參加,當然,有軍令在身的武將則在外領兵,不能擅離職守,而在遠方,這些人也都將目光聚焦鄴城,統統人曉得,曹家正式君臨天下的期間即將拉開帷幕。
郭嘉怕,怕聽到蔡邕的臨終遺言和荀彧一樣,都是讓他扶漢。
沿山道而下,郭嘉剛走到半途,龐統捧著幾卷竹簡趨步來到郭嘉麵前,呈給郭嘉。
曹丕,你有甚麼資格自比大禹?
對他而言,最難的決定是夾在中間,一麵扶漢無門,一麵又幫郭嘉在百家書院源源不竭地教誨人才,這就是忠君與百姓之間的決定。
依曹丕心狠手辣的風格,必定會在稱帝後持續對劉協周到節製,稍有風吹草動,劉協都會死無葬身之地。
汗青姓的一刻到來。
曹丕在門路之下,負手瞻仰,在他身後百官垂首淡然。
以崔琰,毛玠為首的部分文臣向曹丕上書,去官歸田。
爵位也不過是侯爵。
篡逆,對崇尚君賢臣忠的儒道文人而言,絕對是一件顏麵掃地的事情。
他說的八個字,讓上麵統統文臣皆內心不屑,乃至討厭。
苦楚一笑,郭嘉拿起酒壺本身灌了兩口,對著蔡邕的墓碑道:“如此,嶽父也必然曉得為何當年我將天子拱手送出。”
曹丕意欲改朝換代,禪讓大典在鄴城停止,而當他將野心公之於眾後,起首麵對的是朝中一些忠心漢室的大臣分裂。
說罷,曹丕開朗一笑,扭身登壇而去。
郭嘉長歎一聲,道:“說吧。”
大禹於天下有治水之功,你呢?
在臨終前,蔡邕希瞥見郭嘉一麵,但是郭嘉冇有去。
陳群視線微垂,微微感喟。
蔡琰淚流滿麵,有力地靠在郭嘉身上,緩緩點了點頭。
郭嘉眼露震驚,望著墓碑難以置信。
站起家,郭嘉給身後的貂蟬投去一個眼色,貂蟬會心,走上前來代替郭嘉的位置扶住蔡琰。
龐統跟在他身邊,緊隨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