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章 歸心[第1頁/共3頁]
“諾。主公本日所言,末將定當畢生銘記,末將曉得主公本日為何對末將說這一番話,請主公放心,末將也不是泥塑木雕之人,能夠體味主公的恩典,末將此後定當誓死為主公儘忠,幫手諸公創建大業,扶保社稷,安寧百姓,掃平群雄,重定天下。”
對於周瑜的這一決定,統統人的心中都冇有反對,因為他們早就曉得,現在的宛陵城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底子冇有保住的能夠,投降是獨一的前程,如若不是顧忌周瑜軍法太嚴,早就有人向他建議投降了。
這一次周瑜的投降和以往的任何投降者都不一樣,他並冇有袒背、捆綁本身,而隻是脫去了甲冑,身著文士服,揹著雙手,緩緩走到劉琦馬前,然後抱拳說道:“下邦罪臣,不識將軍天威,妄自衝犯,還請將軍包涵。”
“嗬嗬,我素知公瑾忠良賢德,能夠與你共同初創不世功業,乃本將之幸,更是我大漢之幸,我曉得公瑾自退隱以來,算無遺策,料事如神,你本日之敗,並非是本身才力不敷,實乃未得明主之故。”
實在周瑜並不是現在才產生如許的設法的,他在判定出江東權勢滅亡以後,心中已經做好了舉眾投降的籌算,但他還是決定在投降以後就他殺身亡,跟著孫策一起到地下再去交戰天下,待得厥後證明孫權殺了孫策以後,更是萬念俱灰,這類設法就更加果斷了。
劉琦看了看想要張口說甚麼的周瑜,笑著說道:“本將曉得公瑾想要說甚麼,實在孫伯符與孫仲謀兄弟也算是了不起的英主了,特彆是孫伯符,對公瑾能夠說是親如手足,更兼言聽計從,公瑾所受之寵任,能夠說是古往今來極其少見,實在這一點我也不反對,隻是伯符作為一方之主,以萬乘之尊,親冒矢石,奮勇搶先,固然能夠鼓勵士氣,卻也使本身至於傷害的地步,這一點本將看得清楚,孫仲謀也看得清楚,就連張子綱也清清楚楚,不然的話,本將當初如何能夠持續兩次偷襲得逞?孫仲謀又如何能有機遇將他刺殺?”
現在周瑜公佈了投降的號令,大師的心中都是非常輕鬆,不但僅是因為本身保住了一命,也是因為宛陵城內的數萬百姓終究躲過了一次烽火,今後以後,全部江東地區都將在很長一段時候內不會再遭受戰役了,這對於持續了近十年苦戰的江東百姓來講,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功德。
而本身的才氣首要善於計謀打算,掌控大局,如果不是一方統帥,就與淺顯將領冇甚麼辨彆。
“冇想到公然還是他最體味我,這真是一個可駭的敵手,對於我的體味乃至比我本身都清楚,而主公,不,那孫權的確連拍馬都趕不上。唉,敗在如許的敵部下,我真是心折口服。”周瑜看向劉琦的目光已經不再是驚奇,的確就是佩服了,到現在他才曉得,本身為何會頻頻敗在此人部下,本來本身的統統都被他瞭如指掌。
而這時的劉琦則持續說道:“而恰是他的這一個缺點,導致他在關頭時候對你落空了信賴,不但不派兵援助,反而抽掉你的兵力,公瑾不愧為千古良將,仍然頂住壓力,不肯出兵,可他卻采納非常辦法,直接給你麾下眾將寫信催調,成果不但令你兵力減少,威望大損,令你不得不鋌而走險,導致虎林敗北。以是作為一個明主,不但要儘量降服本身的統統缺點,不能讓敵手抓住一點不對,更要信賴本身的臣下,所謂疑者不消,用者不疑,而人無完人,一小我不成能真正做到這一點,這就需求不竭汲取臣下的精確定見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