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拜訪鄭玄[第1頁/共3頁]
要不是朝廷的聖旨下來,要征鄭玄為當朝大司農,本身恐怕再過幾個月,也還是想不起來該去見見這位名宿大儒。大司農啊,這但是位列九卿的高官,高夜已經看過聖旨了,上麵寫著要給鄭玄安車一乘,送他進京。不但如此,安車所過郡縣,長吏皆要送迎。如此大的禮遇啊,就連高夜看到也不由得心中驚奇。
隻是讓高夜冇想到的是,糜芳竟然會給本身帶來甄堯這個傢夥。固然甄堯離家出走的來由非常充分,但是細細一想,卻又感覺有些經不起考慮。甄家雖是商家,但是甄逸做過縣令,甄家三個孩子皆被舉過孝廉,如此一來,他們家的職位定然不會像淺顯販子那般低下。更何況現在他的小mm但是袁熙的媳婦,袁紹對於甄家,又能壓榨成甚麼樣呢?要曉得,兔死狐悲啊,如果連袁紹的親家都被袁紹逼成這個模樣,其他世家還不得大家自危?
高夜倒是一擺手,隨即說道:“實在叔然想要證明本身,倒也不難。我這裡剛好有一件大事,你若能做成,彆說投奔主公,就算是保你甄家繁華,也算不上難。如何樣,你可有膽一試?”
並且最首要的,是他提到了袁曹之間必有一場大戰,他挑選這個時候從家出來,這說瞭然甚麼?隻要遐想一下“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個實際,他想要乾甚麼莫非還不是一目瞭然麼。現在甄家在河北,儘力支撐著袁紹,但是曹操這些年來的生長,卻也突飛大進。現在長江以北,隻剩下此二人爭雄。固然袁紹手中的氣力更增強大,但是戰役如許的事情,誰又能說的準呢?是以甄家此時派自家的小兒子來兗州,投奔曹操,也算是為了他們甄家的後路著想。萬一袁紹敗北,也好有人能為甄家傳宗接代,以便自家香火不斷啊。
“去官以後,再回高密來?”
鄭玄耳聽得高夜說的風趣,也是一笑道:“提及伯喈來啊,老夫倒也是有好些年冇有見過他了。聽聞他現在用心學問,在潁川一麵校訂東觀藏書,一麵講課,如此甚好,甚好啊!”
甄堯聞言也是眉頭一皺,過了半晌這才說道:“如果後將軍不信堯之言,那便算了。我自和子方經商為樂,也就是了。”
送走了甄堯,高夜一樣送走了心急火燎的糜芳。自從他被高夜所描述的貿易好處和遠景打動以後,整小我立即就變得雷厲流行了起來。固然高夜冇有細心去刺探糜芳正在做甚麼,不過據他本身講,他已經派人去了鬱州山,隻等船一返來,本身就安排人手,籌辦打通這條從東萊到遝氏之間的海上商道。
建安三年頓時就要落下帷幕,不管是官員還是百姓,不管是士卒還是將官,都在忙繁忙碌,籌辦著過年。隻是就連高夜都冇想到,本身會在如許的時候,不得不去拜見一下北海郡內的一代經學大師鄭玄。提及這個鄭玄,還當真是有點意義。他本身本就天下聞名的學問大師,但是自從黨錮之禍以後,便一向在高密這個處所,耕讀教書,再不睬政事。而高夜也一向忙於交戰,忙於政務,忙於水軍的扶植,這麼久以來,一向都冇有想起來青州另有如許一名大賢在此。也正因如此,自從高夜拿下了北海、東萊二郡以後,還未曾去拜訪過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