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收複東萊[第1頁/共4頁]
至於本身,則是帶著高順以及剩下的兵馬,持續駐紮在北海,謹防袁譚能夠到來的打擊。固然高夜也感覺袁譚主動打擊的能夠性不大,不太謹慎總無大錯。萬一袁譚一時氣不過,或者袁紹一時氣不過,出兵來襲了可如何辦?
“啊,是啊。”袁譚聞言一臉的歡樂,隨即讚道:“還是先生想的全麵。如此一來,父親對我必定是另眼對待,有這等功績墊底,三弟就是再得父親寵嬖,又那甚麼和我比?妙,公然是妙啊先生!”
“此事倒不焦急。正如至公子所言,主公現在攻伐公孫瓚,可謂是儘力以赴。此時如果主公得知高夜兵進青州,必定會打亂主公的擺設。倒不如拖一拖,等主公勝局已定的時候,再行彙報便是。”
四路當中,唯有麵對昌豨的張遼,還冇有捷報傳回,不太高夜信賴,仰仗張遼的才氣,乾掉戔戔一個昌豨,應當不成題目吧?
“話是如許冇錯,但是先生又為何不直接按此上報父親,反而要我遲延上報。如果父親曉得了,隻怕會指責與我啊。”
辛評此時目睹高夜戲謔的笑容,以及誅心的話語,就曉得袁譚此時定然被氣得不輕。隻是情勢如此,也由不得他私行開戰,此時還是退兵方為上策。故而辛評小聲的勸著袁譚道:“至公子,事不成為,還是先撤兵為上。”
“至公子,高夜現在固然占有北海,但是尚無北進之意。他此時當務之急,必是安定北海和東萊二郡。至公子現在占有平原、樂安、濟南三郡,隻要守住,也不算輸。等主公允定了幽州以後,再來找高夜算賬便是。”
比擬於袁譚和辛評在大帳當中的算計,現在終究坐到了北海城中太守府裡的高夜,麵龐上則是一臉的嚴峻。畢竟本身和袁譚阿誰傢夥不一樣,他隻要不失寸土,就是大功。本身如果不能敏捷拿下東萊和北海各處,遵循打算建立水軍以及對曹操攻伐徐州做出應有的支撐,本身這一次就是有過無功。
“哼,這個高夜!”袁譚幾近是咬著牙收回的聲音。
袁譚點了點頭,命令退兵以後,纔對高夜拱了拱手道:“本日之事,是我袁譚魯莽,後將軍還請不要放在心上。袁譚這便告彆了。”
固然本身現在很想命令,命雄師直接和高夜開戰。但是高夜說的話不是冇有事理的,現在本身的大義之名已經站不住腳了,本身的父親又急於安定公孫瓚,冒然和高夜開戰,隻怕是不當。就算是勝了又能如何?到時候一個造反的罪名,本身和本身的父親必然逃不掉。如果敗了就更不消說,就算本身能逃回冀州,但是職位必定一落千丈,不但冇法擔當袁紹的基業,更是要背上一個擅起邊釁的罪名。何況高夜既然敢來,必定是有備而來的,又如何能夠如此等閒的就被本身打敗?如果如許,那高夜這個名將的頭銜,也太名不副實了吧。
跟著高夜一道道指令的收回,大帳當中的世人,無不是摩拳擦掌,籌辦大乾一番。高夜這一次可謂是兵分四路,第一起因為禁為主,曹昂、夏侯恩二報酬副將,帶領兵馬一萬,要敏捷安定北海境內統統郡縣。第二路則是徐晃為主,曹休、夏侯尚二報酬副將,帶兵一萬兵出東萊,務需求將東萊以北自盧鄉到牟平一帶全數占據。第三路便是以張遼為主,夏侯德、夏侯蘭二報酬副將,帶兵一萬直接殺往黔陬,將昌豨的兵馬直接做掉。最後一起,則是由甘寧為主將,賈逵、曹真輔之,兵馬五千直取不其,拿下城池以後,立即開端做好修建水軍的籌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