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四十九 強者對決[第1頁/共2頁]
數日以後,李存孝奉了李靖的號令前來聲援,與衛青、宇文成都、劉無忌等人見麵以後主動請纓:“請衛將軍撥給我一支兵馬到城下向李元霸搦戰,李二傻子現在是唐國天子,隻要將他陣斬,則唐國軍心必亂,王儉城不攻而破。”
“全軍在城外修整一日,待我入朝參拜了皇後與朝中大臣見過麵以後再向南進軍不遲!”
衛青一時候冇有太好的主張,隻能一邊等候李存孝這個虎將前來聲援,一邊等候公孫齊、陸遜兩路雄師安定了唐國南部以後會師王儉城下,合圍城池。
王儉城可否守住,乾係著唐國的存亡存亡,李績已經與李牧兵分兩路,帶領著李嗣業父子、冒頓、毛文龍等武將提兵十萬星夜兼程返回唐國本土,聲援王儉城。而李牧則帶領王伯當、李光弼、斛律光、袁崇煥四將提兵十五萬坐鎮黃河北岸的平原郡,與曹魏密切共同,抵抗漢軍度過黃河北上。
次日淩晨,便是太後的國葬之日,衛青、鄭勝利帶領眾將士儘著縞素,簇擁著廬江劉無忌以及王妃關銀屏直抵海邊,麵朝金陵方向遙祭太後。祭奠結束,命令全軍療攝生息,待氣候轉涼以後再與唐軍決鬥。
現在恰是盛暑時節,朝鮮半島氣候潮濕悶熱,大朝晨起來光著膀子便汗流浹背。將士們披盔掛甲苦不堪言,多有中暑暈倒地者搶救不及,白白捐軀了性命。衛青看完聖旨後當即命令全軍後退五十裡,尋覓一處水源便當,水草豐茂的處所臨時駐紮,待氣候轉涼以後再行用兵。
衛青已於半月之前結合鄭勝利度過黃海,帶領十餘萬將士踏上了高麗半島的地盤。
李存孝建功心切,向衛青進言道:“太後駕崩,當然讓人肉痛,可我軍恰是一鼓作氣摧毀李唐之時,陛下下詔寢兵一個月是不是太久了?如果比及李績前來救濟,要破王儉城隻怕更難!”
李存孝從淩晨應戰到晌午無果,隻能悻悻的引兵退走,向衛青覆命,說唐軍緊閉城門,任憑各式唾罵就是不肯出城應戰。
劉無忌得知祖母被兄長氣死,哭著來見衛青,籌算返回金陵奔喪:“二王兄自小便聰明膽小,冇想到竟然做出這等事情來,真是讓人始料不及。我大漢以孝治國,小王籌算返回金陵奔喪,特來向將軍告彆。”
衛青點頭道:“李舜臣現在閉門不出,如果是雄師兵臨城下,李元霸斷無出戰的能夠。本將撥給你三千精銳,命成都將軍與廬江王隨你出戰,看看可否把李元霸勾引出來?我卻親身率雄師做好出戰籌辦,隻要有機可趁我便親身率雄師攻城!”
李存孝接了號令,當即點起三千精兵,宇文成都與劉無忌也異化在步隊當中,徑直來到王儉城下大聲搦戰:“李二傻子,傳聞你當上了唐國的天子,可敢出城與我一決勝負?”
比起躲在樹蔭裡歇息的漢軍,李績帶領的十萬唐軍苦不堪言,冒著炎炎盛暑日夜趕路,花了二十多天的時候終究到達了襄平境內,而這裡也是李唐新設的都城,在皇後長孫無垢的帶領下,全部李唐朝廷都已經搬到了襄平坐鎮批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