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風流 - 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誌才笑其無謀

117 袁本初議廢天子 戲誌才笑其無謀[第1頁/共3頁]

荀貞覺得然,他是曉得汗青走向的,也恰是以,聽了荀彧、戲誌才的闡發,才更佩服他兩人的“先見之明”。

他挺身正坐,嚴厲地說道:“天子雖尚未歸洛,而董卓已敗退長安,今董卓又廢五銖,鑄小錢,倒行逆施,長安百姓民不聊生,民怨沸騰,而關東州郡,當今無不以反董為號,天下之勢不成逆也,由此可見,董卓之敗隻是遲早的事,而如按袁將軍信中所言,則天下將危。”

聞得戲誌纔此言,荀彧兄弟倒也罷了,荀攸深覺得然,說道:“確然如此!”

荀貞說道:“如此,卿等是都以為:我應當回絕袁本初此議了?”

戲誌纔看罷,嘴角暴露一絲不屑的笑容。

荀諶提出了一個題目,說道:“如果即便不得將軍支撐,而袁紹一意孤行,又該如何是好?”

荀衍、荀諶的春秋都比荀貞稍大,因此荀貞稱他兩報酬“兄”。

在信末,袁紹扣問荀貞的定見。

倒是河內袁紹遣人送來了私信一封。

荀彧自看過信始就深深不滿袁紹信中所言,如鯁在喉,遂搶先開口說道。

卻本來,袁紹此信中,講的不是彆事,恰是他想要廢掉當明天子,改立劉虞為帝。袁紹在信中說:我與韓文節同謀悠長之計,要使海內見覆興之主,現在長安名義上有幼君,卻不是漢家血脈,而公卿以下官吏都媚事董卓,如何信得過他?以我與韓文節之見,當前應舉二事,一則派兵駐守關津要塞,使董賊衰竭而亡,二來便是東立聖君,如此,承平之日指日可待。

荀貞接住信,順手放在案上,問向諸人:“諸位都看過此信了,對袁將軍在信中的所言,不知諸位有何高見?”

荀貞即令將信呈上,展開旁觀,看罷,心中想道:“這件事終於來了!”昂首看向堂上,見戲誌才、荀攸等人都在看著本身,等本身說話,遂令擺佈把信遞給戲誌才,叫諸人傳看。

荀衍說道:“天子無失德,雖西遷長安,而罪不在天子,此董卓之罪也。袁本初妄提廢立,莫非覺得他是伊尹和霍光麼?”

荀攸看罷,神采未變,隻是在把信遞還給荀貞時,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袁本初不敷與謀。”

聽完戲誌才的定見,荀貞又問荀衍、荀諶兄弟:“二兄覺得如何?”

荀衍、荀諶兄弟看罷,麵麵相覷。

戲誌才說道:“正該如此。”頓了頓,先環顧了一下堂上,然後複看向荀貞,又接著說道,“袁紹此議如得行,則河內必將獨大,久之,不成製矣!”

“噢?”

荀彧是從劉虞平時行事的氣勢解纜來做的闡發,而戲誌才的這句話雖說得隱晦,在坐諸人皆聰明人,卻也都能聽得明白,他這卻清楚是“誅心之言”了,他這句話的言外之意是在說:劉虞如果接管了袁紹的此議,那他往昔的“盛名”必定會不複再有,劉虞既一貫珍惜名譽,那他必定就是不會接管袁紹的此議了。

“‘無謀’。”

袁紹以己度人,他感覺他不承認劉協,韓馥亦同意他的觀點,那麼他就以為荀貞做為“士人一黨”,做為“袁黨”的一員,應當也是會同意他的這個建議的,以是寫了這封信來,雖是在信末“規矩客氣”地“扣問荀貞的定見”,而實際上他是希冀能獲得荀貞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