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再選英俊固徐方[第2頁/共3頁]
華歆是聰明務實的人,一聽荀貞給他說籌算與吳郡士人聯婚,便與姚昇初聞此事時一樣,立即就明白了荀貞的企圖,曉得這是大事,荀貞請他為媒實是授以重托,自無不允之理。
——荀氏弟子中已有和徐州士人攀親的了,便是荀濮,荀貞客歲給他聘了張紘的女兒為妻。
次日,姚昇先去刺探張昭的口風,張昭考慮以後,同意了此事。
“休德可也。”
荀貞笑道:“隻是苦了子魚了,得從郯縣到吳郡來回多次。全、沈兩家擇的是吾後輩那個?”
荀貞讓姚昇去提親,不成能空嘴白牙,到了對方家中,隻一句“荀氏後輩多豪傑”必定是千萬不可的,起碼得讓對方曉得現下荀貞軍中未婚的荀氏後輩都有誰,其祖、父等直係長輩又都是誰,各又有甚麼樣的名聲和才氣,如許才行,以是,姚昇回吳郡時,隨行帶了一份荀貞給他列出的後輩名單,名單中都是較為出眾的荀氏後輩,任吳郡士族挑選。
“卿返來前,我已對他講過此事了,子魚欣然應允。”
學軍務數年有成,初平元年起,荀濮開端正式主兵,跟班荀貞討董,本年打下徐州,他以功得遷中壘都尉,現從趙雲屯於襄賁,部下五百人,皆潁川懦夫,為軍中披甲精銳。
徐榮被荀貞授為裨將軍、監廣陵軍過後,得以揭幕府,便以荀班“雅正清節”為由,主意向荀貞要求任荀班為他的長史,荀貞知這是因為徐榮自發是降將,現得重用,為表忠心,以是纔會有此所請,為了不使他不安,便允了他,遣荀班去了他的幕府。
華歆名聲高,現方到徐州,又尚未被授實務,恰是合適的人選。
姚昇家在吳郡,全氏、沈氏也在吳郡,也就是說,荀貞要想和這三家結結婚姻,就需求派人從郯縣去吳郡,並且不止去一次,這千裡迢迢的,來回就得好些天,戲誌纔等軍政諸務在身的,誰也當不成這個媒人,而荀氏和全、沈、姚都是士族右姓,平凡人又冇資格當這個媒人,以是,荀貞決定請華歆來擔此任。
此人少壯有威,從荀貞以後,因好兵事,有武力,初被授佐軍司馬。
見姚昇選了荀閎,荀貞不覺驚奇,說道:“休德已婚。陸高、伯平俱吾佳弟,卿皆久識,知其人、才,何不從中擇一?”
荀貞軍中的諸荀後輩多以文附,好兵事的未幾,有所成的更少,被荀貞正視的隻要兩人,一個叫荀濮,另一個便是荀翕。
休德是荀貞的族子,名閎。
荀敞現在劉備帳下,為參軍都尉,這也是劉備主動要求的。在徐榮要求荀班為長史後不久,劉備上書,自言少文謀,說荀敞“才兼文武”,求用他參軍事,荀貞本冇同意,劉備固請,遂就依了他的願,授荀敞參軍都尉,遣去了他的部中。
姚昇甚喜,說道:“華君肯為媒,真是再好不過。”
“全氏擇了陸高,沈氏擇了秉德。”
華歆等士接踵到郯後,因在短期內一下子湧入了這麼多的馳名流人,以是郯人議論至今,姚昇雖是剛從吳郡返來,然已聞此事,故而曉得華歆現在郯縣,隻是不知荀貞要請他為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