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本初托辭不受召[第1頁/共4頁]
自長安到華陰,約三百來裡地,共走了十天,這十天裡,荀貞一有閒暇,就會請王邑來見,前後總計見了三四周,次數不算很多,但比起此前,兩人間的乾係倒是熟絡了很多。
一個是,他當然前不久才進犯過河南尹,但就不說他那是受袁紹的逼迫,就算他是主動進犯的,難不成在劉協的眼皮子底下,在朝中諸多公卿大臣的麵前,荀貞還能殺了他,或者截留他?荀貞而下在朝中的權勢根底尚淺,為了本身的政治名聲,他必然是不會這麼乾的。
坐在右手之最上位,獨坐一席的荀貞,在張揚恭恭敬敬地陛見劉協時,觀其體貌。
出關中,入到弘農郡,四月末這天,到了華陰縣,王邑拜辭劉協,北上還河東郡去。
便在這寺人的監督也好,伴隨也好下,張揚與帳外遠處恭立等待。
到了以後,他把隨行的步騎兵馬留在外頭,單身一人入進營中,拜見劉協。
弘農一戰,段煨損兵折將,其所部之部曲存者未幾,隻剩下了千餘,不到兩千步騎。這點兵馬顯是不敷覺得潁川、洛陽看管西麵的流派,防備關中的軍閥出關擾亂,故此荀貞選了陳到及其所部,令之亦駐留華陰,為段煨之副將。——朝廷前酬功,已詔拜陳到為中郎將。
洛陽宮城和長安宮城被燒的時候,劉協都是親眼所見,他更不想重回那悲傷地,亦冇有主動提這一茬,遂於入洛陽縣境後,連洛陽的城都冇進,劉協還是待在營中。
荀貞笑道:“將軍此來,是覲見聖上的,聖上,將軍已經覲見過了,卻又候我做甚?”
等他分開議事帳,張揚倉猝上前,施禮說道:“河內太守張揚拜見荀公。”
劉協知袁紹並不肯意本身做天子,又受夠了董卓、李傕等武夫禍亂朝廷之苦,這張揚既是袁紹一黨,又本身是個武人,因劉協對他無有好感,隻是禮節性的和他說了兩句,便不複多言。
為酬王邑的勤王之功,先已詔拜他為宣義將軍,封關內侯,他這趟勤王,亦可算是滿載而歸。
兩天後,步隊持續出發,複行兩天,行約六十餘裡,到至弘農郡的郡治弘農縣,在弘農縣又停了一天,時已入蒲月。
董卓當年裹挾劉協分開洛陽,遷都長安之時,把洛陽的宮城燒成了白地,厥後孫堅進到洛陽後,雖對殘存的宮城、宗廟,曆代的帝陵等等停止過清理,可也隻是清理罷了,並冇有對宮城加以重新的補葺、修建,厥後的幾任河南尹,包含駱業和現之張紘,此中固然很有想重新補葺、修建宮城者,但是限於財力和民力的不敷,亦一向不得付諸行動,故而洛陽宮城到現在仍多是廢墟一片,為免劉協觸景傷情,一天多後,到了洛陽,卻也無人請劉協回宮中一看。
張紘、荀衍和任峻等河南尹郡府的大吏們,以及洛陽諸縣的長吏齊聚郡界,迎候劉協已久。
張揚恭敬答道:“揚特地在此恭候公。”
等了一天,張揚到至。
隻需再多說一句,王邑被拜為了關內侯,曹操此次勤王的功績,如何說也比他大,因此曹操也得了朝廷的封侯。就在那道拜他為後將軍的聖旨中,同時也拜他為侯,拜的是個亭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