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 故交遠從襄陽來(四)[第2頁/共4頁]
蔡瑁說道:“此四句振聾發聵,由中便可見明公勤政愛民之心,瑁敬佩不已。且待回了襄陽今後,瑁要上稟劉荊州,請劉荊州傳檄,在荊州之諸郡、縣的官寺,也都立上這麼一塊戒石,以提示官吏不成欺民。”
“是何事也?”
“他把瑁帶到裡外,就還尚書檯了,倒是連感激,瑁都冇來得及感激他一聲。,明公,瑁在尚書檯時,見府門的影壁後邊,豎了一塊戒石,上寫著‘爾俸爾祿,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難欺’。敢問明公,這塊戒石上的話,但是明公所書麼?”
蔡瑁應了聲是。
話入正題,荀貞問道:“德珪,聖上可知你們來了?”
蔡瑁答覆說道:“瑁等一行,喬裝做了商賈,乃從南陽通過。”
蔡瑁說道:“瑁嘗聞明公州裡先賢許慎曾雲‘玉有五德’,又聞君子如玉,明公夙德潤海內,恰是如玉一樣的君子啊!這兩塊玉璧正宜明公,除明公外,亦無人能夠再配得上!”
南陽獨山所產之玉,馳名海內,是後代馳名的四大名玉之一。獨山玉,彆名獨玉。本朝名臣南陽人張衡在南都賦中曾經誇獎此玉,描述其為:“其寶利珍怪,則金彩玉璞,隨珠夜光。”乃至有傳言說,“完璧歸趙”故事中的和氏璧,就是用獨山玉製成的。
蔡瑁答道:“都是些粗鄙的下人,如何敢讓他們來打攪明公?我叫他們投驛舍歇息去了。”告了個罪,回到本身的坐騎中間,從馬鞍中間摘下一個錦盒,重到荀貞近前,恭恭敬敬地把錦盒捧給荀貞,說道,“些微薄禮,是瑁的一片情意。”
荀貞接住,翻開來看。
荀貞叮嚀許褚叫後廚送飯食來,想起一事,又問蔡瑁,說道:“德珪,你這是初到許縣,如何曉得我在這裡住的?”
“令史安在?”
荀貞到許縣後,令在車騎將軍府、尚書檯、司隸校尉府這三處官署中,都立下了這塊戒石。
蔡瑁說道:“明公養尊處優,見多識廣,見的奇怪物多了,平常之物想定瞧不上眼,瑁也冇有甚麼彆的東西能夠奉獻給明公,南陽玉非常著名,敢稟明公,此二玉璧即恰是產自南陽獨山,由上好的工匠雕做而成,敢獻明公。”
許褚領命,遣了個軍吏去後宅傳荀貞此令。
“瑁本不知,來明公家前,瑁先去了尚書檯,台中的一名值夜令史奉告瑁說,明公剛下值,回家了,瑁就請他把明公家宅在那裡奉告瑁,這位令史主動帶瑁到了明公家外,遂得謁明公。”
蔡瑁實在餓了,狼吞虎嚥,說話間,已把他那一份飯菜吃了個精光。
獨山玉有很多色彩,透水白最為貴重。蔡瑁獻給荀貞的這兩塊玉璧,便恰是用獨山玉中頂尖的佳構透水白做為質料砥礪而成的,單隻說代價高貴還是小說了,這兩塊玉璧實是代價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