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風流 - 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

276 才由天授曹東郡[第2頁/共3頁]

董卓身後,涼州兵便以董卓的半子牛輔為首,次為胡軫、董越等,再次為李傕、郭汜等,又再次為楊奉、李利等等,牛輔、董越冇甚麼才氣,胡軫現附王允,對這幾小我,荀貞都看不上眼,也就隻要李傕、郭汜算為勁敵,但就不說徐州遠在東南,起碼短期內冇能夠會與李傕、郭汜等交兵,即便交兵,荀貞以為,也不需他親身出馬,遣個偏將軍、裨將軍就能取勝了。

當然,話說返來,荀貞口中言“孟德誠可畏也”,貳心中到底畏不畏?

把荀貞和曹操做對比的話:兩人的才氣分歧,成績分歧,在戰法上的偏好也是以稍有分歧。

對公孫瓚、涼州兵,荀貞能夠肆意批評,但對袁紹,荀貞不想作評,啟事有二。

戲誌才接過軍報,見是江鵠送來的,裡邊寫了曹操與劉岱會師後的一些作為,比如他建議劉岱清算軍紀,又建議劉岱先要鼓勵士氣,以及大破坎河河穀黃巾的事情。看完,他點頭說道:“擊黃巾時,曹東郡無甚功,討董時,他大敗,現在用兵,卻章法已備,可稱‘知戰’矣。”

戲誌才見荀貞就是不肯評價袁紹,知其心機,也笑了起來,不再詰問,主動竄改話題,說道:“忠與將軍意同,公孫伯珪不知深固底子,內樹敵於劉幽州,外與強袁爭鋒,覆亡是遲早的事兒。”離席上前,把江鵠的軍報還給荀貞,問道,“將軍,孫侯的複書到了冇有?”

畏,一定見得;不畏,也不至於。

荀貞答道:“公孫伯珪內與劉幽州反麵,外與本初爭雄,剛極易折,恃強必亡。”

“甚麼原因?”

“彆駕休沐已畢,明日就要歸府。我傳聞他這幾天在家中辦理行裝,清算衣用諸物,顯是在做去陳國上任的籌辦,如是他明日歸府後向將軍請辭,將軍籌算如何應複?”

荀貞不提公孫瓚、袁紹,隻說涼州諸將,戲誌才問道:“袁本初與公孫伯珪呢?”

“將軍已經給孫侯去過信了,孫侯定能瞭解將軍的難堪,戔戔一個趙元達,決然不會使孫侯與將軍生隙。”

“彆駕樸直,文台強雄,兩下必起膠葛,吾恐彆駕生不測於陳。”

山東聯軍雖早已崩潰,但袁紹的職位在無形中仍然高於彆人,支撐他的“名豪大俠、富室強族”有很多,包含各地的州郡長吏也有很多甘為其羽翼,荀貞不想對他多作群情,此其一。在本來的汗青中,袁紹雖敗於曹操,但官渡之戰的得勝既是必定,也是偶爾,他這小我實在還是很有才氣的,不但隻是出身好,政治、軍事各方麵的才氣也都不低,從某種方麵而言之,他比曹操更是勁敵,以是,在自發勢尚不如時,荀貞也不肯評價他,此其二。

戲誌才歎道:“將軍仁厚。”說道,“人各有誌,彆駕如定要守剛不移,將軍你又有何法呢?”

“不錯。”

荀貞說道:“牛輔,裙帶將軍,董越因宗族而掌兵權,將門鼠子,此二者,庸碌之徒,兵雖強,無能為也。涼州諸將唯李傕、郭汜小悍,然武夫耳,何足道哉?董卓既死,涼州兵無首,牛輔、董越無遠略,非能謀事者,李傕、郭汜又悍,我料彼必內鬨,將自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