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風流 - 29 伯符進獻渡河略

29 伯符進獻渡河略[第1頁/共3頁]

孫策被荀貞表為騎都尉,兼以孫堅嫡宗子的身份,年紀雖少,位卻在諸將之上。

平陰離中牟遠,鞏縣離中牟近。

孫策請戰,說道:“策請為父侯前鋒,為父侯破敵擒虜!”

“吾師手書戰例三則”如此,倒是此出息嘉出使豫州時,奉荀貞之令,給孫策和孫權各帶了一件禮品,彆離是荀貞手注的《孫子》和荀彧手注的《春秋》。

這話說得有點繞嘴,但帳中諸人都聽明白了他話裡的意義。

由是,孫堅做出決定,便按孫策之計,采取聲東擊西的體例,北渡黃河。

他看了下帳中諸人,見諸將校,包含公仇稱在內,一時候,似都無頒發定見的態度,便當仁不讓,挺身跽坐,大聲說道:“父侯,策有一計。”

孫堅撫須點頭,問帳中諸人:“吾兒此言,卿等覺得然否?”

公仇稱呼道:“張稚叔已有備,渡河不易,硬打的話傷亡會不小。稱之見:最好不要強渡。”

孫堅覺得然,問諸將道:“卿等可有渡河的良策?”

張揚聞之大驚,他的長史薛洪進言說道:“孫文台,荊州悍將也,今被其用計過河,懷城內守卒不敷三千,恐難抵抗,將軍宜急調河陽駐兵回援。”

孫策這是在說:如果張揚和公仇稱的設法一樣,都以為因為“殷鑒不遠”之故,孫堅應當不會效仿董軍渡河之故智的話,那麼孫堅恰好采取此策,就恰好是“擊敵不料”,必能勝利。

孫堅問孫策道:“長史此言,吾兒覺得然否?”

有人反對薛洪的建言,說道:“安知孫文台部不是疑兵?如是以而把河陽的駐兵調回,則對岸孟津、小平津的豫州兵就能輕鬆渡河,是為開門揖盜。待至當時,則吾郡危矣!”

張揚和張遼、呂布都曾是丁原的臣屬,當年張揚、張遼並以勇武而被丁原辟為州處置,呂布則是丁原的主簿,三人俱是幷州人,因與張遼、呂布一樣,張揚部曲中的精銳也均是幷州猛士,並、涼邊陲之地,向出精卒,以是張揚雖被孫策說為是“有勇無謀”,然孫堅對他軍隊的戰力卻並不藐視,不捨得用孫策為前鋒,笑道:“吾兒兵少,不敷先發,從我在中軍可也。”

孫堅顧視孫策,麵帶笑容,問道:“吾兒有何奇策?”

平皋、州縣等地的守兵那裡想到孫堅竟然從五社津過了黃河?因孫堅過河以後,偽打旗號,雖隻兩千兵,卻號稱萬人之故,這兩個縣城的守卒皆不敢攔擊,急報懷縣。

五社津的對岸,西為溫縣,東為平皋,正對著的是州縣,州縣、平皋東邊不敷百裡則便是河內的郡治懷縣,張揚現就在懷縣城中坐鎮。因為無備,孫堅部輕鬆渡河,到得對岸,他倒是既不攻溫,也不擊平皋與州,率部急行,從平皋、州縣間交叉而過,直撲懷縣。

孫堅帶兵起首到達了鞏縣,他傳令各營偃旗息鼓,伏在鞏縣城外,然後命公仇稱等奧妙采購木罌,——此乃昔年韓信渡河擊魏王豹時用過的一個彆例,木罌是一種木製的容器,口小腹大,把必然命目標木罌綁在一起,放於水上,便可當作木筏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