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 袁本初留曹在鄴[第1頁/共5頁]
這當然是有啟事的。
沮授說道:“此次用兵南陽,車騎是與劉荊州聯兵而為,南陽或許易得,但該如何措置與劉荊州的乾係,則定不易。此二故也。”
袁紹這話,曹操又非三歲孩童,自是壓根不信,他說道:“本初”
沮授說道:“明公,之以是下吏說現在是先滅公孫瓚、繼而取幽州的最好機會,除了曹公所言之車騎主力目前都還在南陽以外,另有兩個原因。”
曹操說道:“先說樂進、荀成部,貞之主力儘在南陽,青州、兗州之兵,不過虛張陣容罷了!況則,你不是往冀東各郡都已增派援兵了麼?樂進、荀成若勇敢西犯冀州,料他們終亦無所成耳。”
此人所坐之席,位處堂中諸吏之上,乃是右手上位,這是除了袁紹的主/席以外,最為高貴的一個席位,論以尊卑,且在曹操之上,倒是沮授。
曹操調劑了下坐姿,側身衝向袁紹,腰桿挺直,但下巴略向內收,以示對袁紹的尊敬,說道:“恰是。本初,宛縣既失,公路既死,南陽已不成救矣,而如我們此前之數次所議,南陽一旦為貞之所得,則大河以南,今後今後,就再無可抗貞之者,劉景升非開辟進取之士,揚州劉繇徒有浮名,是假以光陰,荊、揚二州亦必為其有!到時,他將挾五州,不,加上豫州、河南尹等郡,便是六州半之地,天下兩分,其獨占半矣!其陣容可想而知,海內都將為之震驚!而又如果直到當時,公尚未得幽州,就會斷難與之對抗的了!因是,為公計,必須得要趕在這前頭,先把幽州支出控下,至時才氣與之對抗。而最好的取幽州的機會,天然就是眼下,趁其主力尚在南陽的時候了!機不成失,本初,因我覺得現應馬上打擊公孫瓚。”
袁紹說道:“荀貞他現下在平原郡、東郡都駐紮了精兵,荀成、樂進也彆離領兵進至到了濟南、濟陰兩郡,我所憂者,如果荀成、樂進一攻我渤海,一脅我鄴縣,再又劉和諸輩亂其內,張飛燕出中山而襲淳於瓊所督之我軍主力後,這場仗隻怕就會呈現變數啊!”
曹昂說道:“那阿父去找郭圖?”
“監軍的意義是說就算結束了南陽此役,荀貞臨時也有力顧我冀州?”
“劉和諸輩若反叛於內,何如?”
曹操遂於昨日,剛獲得被他留在太原的程立的加急來書,書中說高乾將遣兵馬赴西河。
曹操笑道:“本初,公孫瓚塢壁雖堅,然臨敵會戰,最首要的不是塢壁堅毅與否、不是糧秣充沛與否,而是軍心、是士氣。公孫瓚自屢為我軍敗後,鬥誌早喪,至今已是數月自困易京,並坐視其將敗死,不肯救濟,其軍早無鬥誌矣。我料之,易京雖堅,其糧雖足,宛縣之前鑒之未遠也,隻要你一令下達,至遲一個月,淳於瓊就必能為你拔克易縣,獻公孫瓚與你!”
卻袁紹之以是要把他留在鄴縣,為的恰是幫忙高乾占下西河,因又如何肯放他歸去?
沮授說道:“回明公的話,下吏恰是此意。以下吏鄙意,就算南陽此役,車騎能在這個月內把之打完、結束,可起碼半年,乃至大半年以內,他卻仍都是得空旁顧的。明公,這不就正給了我軍毀滅公孫瓚、收取幽州的最好機會麼?明公,這個機遇千萬不成錯失!如果錯失,比及車騎消化了完了南陽、措置好了與劉荊州的乾係今後,則我軍如果再想取幽,他必定就不會坐觀,而必然會遣派兵馬,或出平原而入渤海,或出東郡而脅鄴縣,以作乾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