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6 敢問袁紹其何人[第1頁/共4頁]
荀貞轉過甚,看向令尚書令、中書令、中書丞三人,問道:“陛下說的是如何回事兒?”
劉協大喜,立即轉目尚書令等人,說道:“聽到車騎的話了麼?車騎也覺得朕之此旨冇有錯!汝等還不從速順從朕意,擬旨召董承回朝!”
過了一小會兒,劉協的聲聲響起:“荀公,請平身。”
便有趙悅這個擅察言觀色的,又將筆墨紙硯捧給中書丞,由他擬旨。
劉協說道:“荀公,你來得恰好,朕正想請你過來,有件事想要問你。”
此道擬下的聖旨,隻說了召董承還朝,而冇有召其部還朝,這可不是一兩個字的不同,內涵的意義已是截然分歧。劉協當時冇有聽出荀貞話裡邊的分歧意味,但中書令、尚書令、中書丞三人那都是人精,做老了官了,自是完整明白荀貞之意,這且不必多說。
劉協聽了,遊移說道:“如此說來,倒的確是朕考慮不周了?”
荀貞問道:“敢問陛下,是何事也?”
劉協的語氣裡,已是清楚透出了肝火和牢騷之味,荀貞卻仍麵色如常,他微微一笑,說道:“陛下,召董承回朝這件事兒,陛下說是小事冇錯,可卻也是大事。”
尚書令等調劑了一下膜拜的方向,麵朝向劉協,施禮說道:“臣等遵旨。”
卻到殿外,三人往宮內行走間,中書丞趕上尚書令,問道:“荀公剛纔話意,公可聽懂了?”
尚書令說道:“荀公,我等豈敢欺君慢上!之以是冇有立即將聖上的此道令旨封回,實是因公剛從南陽班師,比來需求辦理的軍政諸務委實太多,有功將士的封賞、南陽郡縣長吏的任免,另有南陽各縣目前民口、耕地等環境的重新入檔,等等,這些都需求儘快辦好,故而一時候未有顧得上此事,因未能及時向聖上回話。”
荀貞微蹙眉頭,冇有理睬劉協下旨的法度不對這回事兒,問尚書令說,道:“剛纔陛下說,這道令旨已經下了兩日,此事可有?”
“對朝廷言之?”
比之剛纔與劉協問答時候,三小我的態度較著的都恭敬了很多,語氣也惶恐了很多。
應當是因為麵對的工具不再是那三個大臣,而是荀貞,故此劉協這會兒說話的語氣平和了一些,但仍存留怒意。
尚書令、中書令、中書丞三人倉猝應是,向劉協施禮罷了,三人遂退出殿外。
荀貞說道:“說來講去,不還是驕易之罪麼?”
荀貞說道:“小事者,對董貴妃言之,這當然不算甚麼大事,陛下自可完整做主,可對朝廷言之,這但是不折不扣的大事啊。”
荀貞說道:“陛下,今袁術雖已為臣奉旨討滅,然其弟袁紹猶盤據冀州,臣敢問陛下,覺得袁紹其何人也?”
荀貞說道:“汝等既然以為聖上的此旨下的分歧章程,那麼汝等自當封回,請聖上再令中書擬旨就是,卻為何汝等不及時向聖上回話?汝等是在驕易聖上麼?”
尚書令便把全部事情的來龍去脈,詳詳細細,一五一十,半點也不敢坦白和誇大的與荀貞說了一遍,說完今後,他頗是委曲,說道:“荀公,聖上有何旨意,先由中書擬旨,然後門下審議,最後下到尚書檯,由尚書檯詳細籌辦,如果旨意有何不當之處,尚書檯並亦有采納之權,這是已定的章程規製。聖上這道召回董承的令旨,卻既非經中書擬旨,又無門下審議,而竟是直接下到了尚書檯,我等自是不敢便就按令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