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風流 - 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

37 士疲不宜再強進 騎往東北問袁曹[第1頁/共3頁]

謝容、丁猛聞之,皆驚,對顧了一眼,都想道:“董兵出城,劉校尉竟然不知?”又想道,“如是換了我,我又會否能知?”自發在軍事上並不比劉秉高超多少,又自知本部兵士的戰役力與劉秉部相差不大,兩人得出了不異的結論,“劉校尉如不知,則恐怕我兩人亦會不知。”

謝容、丁猛雖很想趁勝再進,可因服膺荀貞的軍略智謀,見荀貞既然這麼說了,也就冇有再強求,都說道:“將軍所言乃是慎重之言,就依將軍之略。”

孫堅雖是猛鷙,可他久經疆場,又是親目睹過董卓部中精卒的驍悍程度的,以是並不同意謝容、丁猛的悲觀,他說道:“我軍雖是連勝,可那是因為曆戰上陣者多是老卒,新卒多旁觀罷了,因是才氣與董兵對抗,數勝之。伊闕諸關中董軍三萬,就算並非全為精卒,可倚諸關之險,兵馬又多過於我,而我連戰之下,兵卒已疲,當此之時,卻非是進擊伊闕之時。”

那司馬領命,自迴轉本部去了。

他溫言對那報訊的劉秉部司馬說道:“此非劉校尉之過,實因董兵過分狡猾之故。君且請先償還本營,奉告劉校尉,我等明日便南返注城。”

“今戰既勝,伊闕以南已無大敵,以我之見,我軍當高奏凱歌,趁勝勇進,休全部一日半天後就拔營起軍,直去伊闕諸關,以扣洛陽之門。”謝容說道。

我連勝董兵,想那胡軫定已震懼,料來是毫不敢再出關來與我戰的,便是如將軍所言,我軍累戰,軍卒已疲,可既無胡軫出關之虞,我軍便自可先到關外,然後築營,再安閒療養體力。”

袁紹派出的兵馬隻要八千,又是在黃河對岸,對洛陽的威脅實在不大,董卓十有**會先對於荀貞。

荀貞先對謝容、丁猛說道:“二君所言不錯,我軍目前士氣正高。”又對孫堅說道,“然文台所言亦對,我軍連戰之下,已成疲兵,不成冒進。”

荀貞問孫堅:“文台,卿覺得呢?”

荀貞笑道:“好,此兩地就交由兩位校尉與劉校尉擊之。”

丁猛同意他的建議,說道:“董兵號為凶悍,而將軍連勝之,我等連戰連勝,士氣正高,正應當再接再厲,此去伊闕諸關不到百裡,我願領兵先行,為將軍開道。”

孫堅不覺得然,感覺謝容、丁猛太自覺悲觀了,心道:“此二人雖忠烈敢戰,非孔伷諸輩可比,然卻不知兵法。”說道,“昔我從故太尉張公討邊章、韓遂,董卓同在軍中,屯營雖不在一處,可我也是見過胡軫的,此人雖難與我和貞之比擬,卻亦疆場一老將,豈會料不到我軍連戰,兵馬已疲?我軍如現在就進軍伊闕諸關,他連敗之下,為提振士氣,必定會遣精兵逆擊,以我連戰之卒,又行近百裡之地,一旦遇襲,必敗無疑,……決然不成於此時進軍!”

荀貞吃了一驚,忙問道:“劉校尉可與交兵了?”

丁猛亦道:“不錯,士氣可用,如此時後撤,似為不當。以我看來,與厥後撤,不如進軍,

想起剛纔因為荀貞、孫堅連勝而自覺悲觀,乃至竟發起進軍伊闕的“獻策”,他二人頓覺羞慚,皆又心道:“這數日見荀侯連勝,我兩人卻竟是由此輕視了董兵,不料董兵實是精銳至此,隻是因碰上了更加善戰、多智的荀侯,因才接連得勝。還好荀侯賢明,勝我二人百倍,冇聽我兩人的建議,不然,就算真得進到了伊闕關下,恐怕也是會如孫侯所說:兵敗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