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陰少府哀傷洛城 孫討逆嗟歎往事[第1頁/共4頁]
陰修住的是郡府後宅的主室,這本是該孫堅住的處所,然為示尊敬,故孫堅將之讓給了陰修。
“董卓入京後,前後收並了北軍、西園軍、故大將軍與故車騎將軍的部曲,複又使呂布殺丁原,兼併了幷州兵馬,洛陽諸軍,早就悉入其手。”
這等路上殺人,光天化日、眾目睽睽下,一殺就是上百,且悉數梟首的行動,看來是非常“殘暴”,但現在亂世已至,莫說荀貞、孫堅等,便是從陰修來的那些文臣們,之前在董卓血洗洛陽時也曾見過比這等行動更要“殘暴”的行動,以是在曉得不會傷及己身後,他們倒是冇有再表示出驚駭驚駭的模樣,乃至另有幾個一貫悔恨董卓的,不覺為之鼓掌喝采,大感解氣。
孫堅哈哈大笑,說道:“如此說來,昨夜倒是舊主駕臨,……貞之,看來我讓房是讓對了啊。”
“幾乎喪命洛陽?”
荀貞對陰修說道:“皇甫將軍幸得無恙,此天佑也。陰公,隻是不知皇甫將軍和蓋京兆留在三輔的兵馬,現由何人統帶?”I1292
再一次就是蓋勳建議皇甫嵩和他本身共起兵呼應袁紹等時。當時皇甫嵩麾下有三萬精卒,屯駐三輔,與蓋勳聯兵,兩部人馬三萬餘眾,且多善戰老卒,如與袁紹等人照應,便劃一是斷了董卓西去長安的退路,不但不會有天子西遷的事情再產生,在荀貞、孫堅、曹操、鮑信聯兵進擊時,他和蓋勳另有與之東西照應,兩麵夾攻董卓的大好機遇,說不定就能一戰得勝。
陰修這返來潁川,確如荀貞、孫堅所料,確是奉董卓之命來勸降的。
“兵事?”
荀貞笑對陰修說道:“陰公,天氣不早,請入城吧?”
來的路上,他也曾做過躊躇,到底勸不勸降荀貞和孫堅?
陰修久在朝中,身在董卓的眼皮子底下,附近四周多董卓耳目,平時不敢稍有不敬,稱董卓為“董相國”稱呼風俗了,一時忘了改口,得孫堅提示,忙改口,直呼董卓之名。
“請,請。”
“他原是在長安,後聞其父被囚,便從長安馳來洛陽,他到洛陽時,董卓剛幸虧置酒高會,他於是就入到董府,來到席上,直前詰責,責以大義,叩首流涕,時在筵上之人俱為之打動,皆離席哀告,共同要求董卓開釋皇甫公。皇甫堅壽素與董卓和睦,董卓因便起家,握其手,讓他與本身同坐,遣使令免皇甫公,不但開釋了皇甫公,還複拜皇甫公為議郎。”
當年討黃巾時,孫堅、荀貞都曾效命軍中,不過孫堅當時是朱儁的部將,而荀貞則是皇甫嵩的直係部屬,並得皇甫嵩重用,深受其拔擢之恩,以是孫堅雖感覺皇甫嵩偶然未免過分陳腐,可當著荀貞的麵前,這話卻不好說出,話隻說了一半就打住,終究隻是長歎了口氣。
可這兩次機遇,皇甫嵩都因想做一個“漢家忠臣”的原因而將之放過了。
到了郡府,暮色已至,孫堅叮嚀下去,府中安排了酒筵,是夜給陰修洗塵拂塵。
這百十人中,有文臣,更多的是軍人,有那不甘受死的,試圖拔劍相抗,或者想要逃竄,但是吳景、孫賁早有籌辦,近處有甲士步兵,遠處有馬隊巡弋,倒是不但冇有一人能夠逃脫,更是因有人抵當之故,遂皆如先前被殺的那兩個屬吏一樣,俱被砍了腦袋,無一人能落全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