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風流 - 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

85 襲陣兵退夏侯惇(三)[第1頁/共2頁]

接著,樂進又把直鞭點在了濟北南邊的東平國上。

他說道:“公孫伯珪敗歸幽州,袁車騎剋日接連光複失地,麹義諸將趁勝急戰,兵勢很強,平原郡的田楷部早已無能外掠,看景象,怕是連守都快守不住了,此郡無憂;荀將軍在泰山,使孫觀、吳敦、陳午、淩操諸校分在泰山、琅琊兩郡,或北襲青州黃巾,或固城守禦,濟南等郡的青州黃巾應接不暇,被緊緊地管束在了本地,隻要少數幾個賊渠帥引兵赴援盧縣。”

潘璋等人聚精會神,聽樂進陳述。

太史慈任在琅琊後,他遣人回籍,召了幾個交好、有才氣的村夫、親朋來,此時問話的這個從吏就是這幾人中的一個,乃是太史慈的親信。

濟北國,肥城。

因是,太史慈不瞞他,安閒答道:“潘校尉與何都尉從君侯日久,吾不成與爭。”

打下了肥城後,樂進廣遣標兵,四周密查諜報,剛把周邊和郡內的黃巾、曹軍等仇敵的意向察知清楚,恰好借荀貞檄文到的機遇,給諸校尉、軍官們講說一下,好讓他們心中稀有。

隨之,樂進挪動直鞭往上,點在了與濟北北部交界的平原、濟南二國。

潘璋、何儀,包含蘇則、蘇正、馮鞏等,皆主動請戰,唯太史慈雖也請戰,態度卻不甚主動。終究,樂進選了何儀,令他引部反擊。

隻說太史慈,他也回了本營,到得營中,跟著他去插手軍議的從吏忍不住問道:“都尉,剛纔帳中,樂將軍問誰敢出戰,潘校尉、何都尉等俱主動相爭,都尉卻為何甘心掉隊?”

樂進能夠定奪,他點頭做出了決定,說道:“即便是招降,亦得打幾個敗仗才氣行之。潘校尉‘可趁濟北黃巾賊促無應對’之言,說得不錯,但趙將軍未到,不宜大肆打擊,倒是能夠先打場小一點的戰役。盧縣黃巾在城外郊野安有幾個據點,誰願為吾拔取之?”

樂進起首把直鞭點在了濟北西邊,與濟北交界的東郡之東部地區,這裡有兩座城池,一為臨邑,一為穀城。樂進說道:“曹東郡率主力從穀城南下到定陶後,臨邑、穀城並無增兵,目前隻要千許軍隊駐紮,都很誠懇,固城自守罷了,無有異動。”

何儀不諱言他曾是黃巾的一員,他說道:“儀昔年不慎從賊,多虧主公,儀才得以痛改前非,棄暗投明,此固儀癡頑之故也,而因了此番經曆,對黃巾賊,儀卻頗多體味。張角嘗將青兗等八州的信徒設為三十六方,現在張角兄弟、三十六方的渠帥,俱皆早已授首,禍亂青兗的黃巾陣容雖盛,實在並無主將,烏合之眾罷了,盧、蛇丘等縣的黃巾賊亦是如此。就拿盧縣來講,如將軍所言,賊至數萬,可這數萬賊並非一部,而是由數部分解的,此於我無益也。”

樂進頓了下,又說道:“停止目前,北部、南部的黃巾都還冇有甚麼動靜,或許是因為吾軍突進肥城太快,他們尚未反應過來,下一步,他們會自守?抑或來攻肥城?尚未可知。”顧視帳中世人,他總結說道,“沿邊、郡內的敵情就是如許。至遲等得趙將軍到後,吾等就要對濟北黃巾展開大的作戰,對此次作戰,君等各有何高見?可暢所欲言,吾恭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