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風流 - 第四卷 中平元年 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

第四卷 中平元年 44 董卓狼顧問英雄(中)[第2頁/共3頁]

用第二種體例答覆董卓,就無益多了。

“何事也?”

以是,荀貞冇有第一種體例答覆他,而是用了第二種體例。

董卓冇有讓荀貞多等,徐榮出來通報不久,便見一人在浩繁甲士的前呼後擁下從宮館內大步走出。

未至苑林,已接連碰到在外巡弋、鑒戒的西涼馬隊,馬隊裡有漢人,也有胡人裝束的,不管胡、漢,皆披甲持戈、挾掛弓矢,甚是精乾。

入到顯陽苑內,徐榮在前帶路,領著荀貞來到一處宮館外。

荀貞倒是早有籌辦,晏然答道:“恰是。”

“國事艱钜,朝中不正,每思及此,常懷憂憤,……一邊是日月如催,一邊是宿夜懷憂,兩下相逼,君侯,你說,我怎能不老呢?”

荀貞暗將碰到的這些胡、漢馬隊與多年前在钜鹿見到的董卓部曲比擬,得出的結論是如單比剽悍之氣,麵前的這些馬隊似比當年董卓的部曲要勝上一籌。

董卓在宮館的門口頓了下腳步,看到不遠處的荀貞後,頓時滿臉堆笑,先令擺佈扈從的衛士們停下,旋即帶劍舉頭,一邊大聲地對荀貞打號召,一邊大步流星地走了過來。

董卓為何請荀貞來見,董卓清楚,荀貞也清楚,以是此時他兩人在顯陽苑宮館外見麵的“氛圍”雖說看似和諧,而實際上倒是互藏殺機。他兩人皆久經疆場,純熟兵法,俱深知於疆場之上,主動權是萬不能讓給對方的,因此,你來我往,互不肯讓。T

“將軍正值盛年,何來‘老’字?”

董卓才和荀貞統共說了五句話,卻已前後幾次改換話題,先是說馳念荀貞,繼而轉到國事,又不等荀貞答覆便即轉到典韋身上,這會兒又忽出此問,較著是想用快速轉換話題的體例來打亂荀貞的思路,繼而趁荀貞不備,先給荀貞來個上馬威。

董卓兩次發問,兩次都說了同一個詞:“家兵”,再加上“有詔”、“無詔”這個直搗中軍的“詰責”,很較著,董卓這不但是想給荀貞上馬威,並且還想拿“合法性”來壓荀貞了。

“君侯,你此次來洛,我聞你帶了數千家兵,現正駐紮在城東,可對?”

董卓的這個題目,問荀貞是“有詔”還是“無詔”,荀貞有兩種答覆體例。

他正要答覆,卻見董卓瞥了眼服侍在他身側的典韋,隨即董卓收回眼神,笑眯眯地又開口說道:“君侯,你身側的這位懦夫,如我冇有記錯,應是名叫典韋吧?”

荀貞此次帶兵入京雖是無詔,可他倒是為了“勤王”而來,“道義”上的製高點就在手中了,同時也用這句“綿裡藏針”的答覆,隱然與董卓劃開了邊界。

頭一個回合是董卓以“地主”之利稍占上風,這第二個回合倒是荀貞抓住了董卓的一句答覆而開端借題反擊。

如果第一種答覆體例的重點在“合法性”,那麼第二答覆體例的重點則是在“目標性”。

“將軍好記性,恰是典韋。”

董卓便正在這裡等待荀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