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中平元年 4 將近臨湘桃花盛[第2頁/共4頁]
輜車不是很大,已坐了荀貞、吳妦兩人,若再加上典韋這般雄渾的男兒,必會擁堵。
還不止這一點,典韋和趙雲分歧,趙雲雖非士族出身,家中卻也很有財賄地盤,因此少年時有機遇學騎射,他在這方麵又有天賦,年長後遂精擅此道,是個“騎將”,但典韋家裡的前提並不好,少年時冇有機遇去騎射,便是學“戟”,他也請不起良師,學不了大戟,首要學的是投擲小戟,因此他是個“步將”,他跟著荀貞交戰多年,之前倒也不是冇有騎過馬,但是卻從冇如此次一樣長時候地騎馬,對冇如何騎過馬的人來講,如把短時候的騎馬當作享用,長時候的騎馬就是煎熬了,不止保守顛簸之苦,並且他兩條大腿的內側都被磨出血了。
陳儀騎術頗精,身在頓時,卻冇有攬轡挽韁,而是一手拿筆,一手撐著一塊錦帛,聽到荀貞扣問,踢了踢坐騎,行到荀貞車外,把錦帛出示給荀貞,答道:“都記下了。”
荀攸、程嘉、劉備等恍然大悟。
“方今十月,群芳蕭瑟,哪來的桃花?”
前頭江禽轉馬過來,報導:“快到溈水了,是明天渡河,還是在河邊歇息一下,明日再渡河?”
究竟上,不風俗長時候騎馬的不止典韋一個,從行荀貞南下的二百餘騎多是步兵出身,固然荀貞挑人的時候已經儘量遴選會騎馬的步兵了,可仍有一些亦如典韋,也不耐如此的長途奔走,不過,一方麵約莫是因這些義從皆是荀貞的親信親信、多年故交,對荀貞忠心耿耿,另一方麵也約莫是因有了典韋的例子在前,以是倒也是無一人抱怨。
荀貞坐於車上,聽他們在車外說話,撩開車簾,探出頭來,笑道:“南北自古有彆,長沙雖地廣,然戶口尚算充分,較之武陵,已是桃源了!諸君又何必‘牢騷滿腹’?”
便是當下當中原、北地,尚且林木富強,況乎江南當今的開辟不如北方,更是林密樹多,世人在河邊找了處陣勢傑出、易守難攻的小林子,當晚便在此處過夜。
荀攸說道:“複興初,建武年間,光武天子省並天下四百餘縣,多在中原,而少在江南,以今觀之,之以是少省並江南的郡縣,固有前漢末年時江南較中原少受烽火之故,卻亦有江南地廣人稀之故也!”
劉備小時候就喜好飛鷹走犬,不喜好讀書,便是經術尚不精通,何況文辭?誠懇說,在荀貞麵前,他常自慚。
出身比不上荀貞,武功比不上荀貞,武功比不上荀貞,經術、文辭也比不上荀貞,怎能不慚?
荀貞很早前就有一個風俗,每到一地,便要記下本地的地理、山川、城邑、門路,在潁川為北部督郵時如此,在趙國、魏郡時亦是如此,今一起南下,當然更不會放過這個可貴的機遇。
因此,雖說過了益陽縣就是長沙的郡治臨湘,實際上兩縣之間仍相隔頗遠,約二百餘裡,——這要放在潁川,二百裡地,已是潁川最南與最北的間隔,也差未幾是最東與最西的間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