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三國之最強皇帝1 - 第14章 自家的籬笆要紮嚴實

第14章 自家的籬笆要紮嚴實[第2頁/共3頁]

盧植不由得想起了漢和帝之時,大長秋鄭眾封侯,初創了寺人封侯的先例,也開啟了寺人乾預朝政,擅權亂命的弊政。現在漢帝劉宏封一個羽士為侯,難不成今後,戔戔方術之士,也能享分土之封,登公卿之位?那朝廷的官爵名位,豈不是更加濫觴?

盧植便將後果結果報告一番,長歎道:“子和啊,羽士因教誨皇子而獲爵位,此真乃我輩儒士之熱誠啊。”

公然,盧愷聽到此言,也是訝然難以信賴,道:“這恐怕是宮中的人對皇子弁的恭維阿諛之辭罷?”

略微停頓了一下後,盧植接著說道:“如此一來,皇子弁資質聰慧,大抵毫無疑問了。隻是,就怕他腦筋聰敏卻不明禮義,自恃其才,反而比笨拙之人更易為惡。為君者,不貴本身有才,貴在長於任用有才之士;不貴資質聰慧,貴在能以德行矜持。昔日的商紂王莫非不是聰明之人?史載他‘資辨捷疾,聞見甚敏,材力過人,手格猛獸,滿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聲,覺得皆出己之下。’嘿嘿,司馬公的這兩句話說得好啊,‘知(智)足以距諫,言足以飾非’,如果帝王隻知自矜其能,儘情妄為,不納忠告,那終究便免不了國滅而身故……”

並且,如果讓世人看到,一個羽士,也能教誨皇子讀書,並是以有功而封侯,那天下趨炎附勢之人,豈不是紛繁而來,藉著講學為名,環繞在皇子身邊恭維阿諛,以求繁華?

劉照如果聽到人們對他的這般評價,恐怕,歡暢之餘,也不由得要感慨一聲“盛名之下實在難副”了。

經義不二講,說的是經義隻講一遍就懂,不消反覆第二次,這也不過是因為他後代多少打仗過這方麵的知識――當代思惟史也是汗青學科中相稱首要的一部分,以是學習瞭解起來,冇甚麼大礙,何況,很多處所,他還是本著“讀書不求甚解”的態度,隻要大抵的意義能融會貫穿,他纔不會去糾結細枝末節上的經義辨析呢。

重回宮禁,又搬入新房,劉照身邊的職員,便免不了有所調劑。

明朝曾經在宮中設立“內書堂”來教誨寺人讀書,固然全部明朝汗青上,寺人的名聲也是臭不成聞,但團體來講,當權的寺人如果出身於“內書堂”,遭到過嚴格儒家教誨,那不管是治政手腕,還是“吃相”,都比不是“內書堂”出身,乃至是文盲的寺人要好些。

盧植說到此處,一時不忍再言。

侯振仍然是劉照身邊的寺人首級,他現在已經擢升為小黃門。

是以,除了當前要對身邊的侍從職員,細加遴選外,還要加強今後對身邊內侍的“思惟教誨”。

而舉一反三,對於後代的一名汗青係研討生來講,在文史知識方麵,做到舉一反三,莫非是件很難的事情嗎?

不要看小黃門這個官職的稱呼中帶了個“小”字,就覺得這是個輕微的官職。實在不然,小黃門秩六百石,而六百石在漢朝,已經算是中層官員。比如太史令,六百石;諫議大夫,六百石;議郎,六百石;寺人中的黃門令,也是六百石。再看執掌,小黃門“掌侍天子擺佈,受尚書事,上在內宮,為關通中外及中宮已下眾事。諸公主及王太妃有病時,使問之。”鮮明是天子的秘書兼使者。宮中曆代權閹,如不是擔負中常侍之職,那也起碼是擔負小黃門之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