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請先生講《孝經》[第1頁/共3頁]
盧植聞言,道:“你能不被求仙之說利誘,已然很不輕易。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我輩士人,以經世濟民為己任,當世之事、生民之事,猶且處理不完,如何能把光陰破鈔在虛無縹緲的神仙、長生之上。至於你所解的‘有為’之論,倒也頗與黃老之說附近。但是,管理天下少不了製定法度,卻更要重視教養。因為法度無威望則不立,以是便免不了被一些官吏挾法度之威,恐嚇逼迫百姓。當年朝廷以廬江南夷背叛,拜臣為太守前去鎮撫。臣到廬江後多方刺探,才曉得,南夷背叛,乃是本地官吏欺南夷部民不通我大漢的說話、筆墨,天然也就不懂我大漢的法律軌製,以是多方刁難,或濫派徭役,或廣設稅卡,滋利以肥己,這才迫使南夷背叛。以是,想要讓所立的法度能夠真正做到讓萬民各司其職、各儘其能,還要靠禮義教養民氣,使法度不被濫用。更何況,如果禮義教養達到極致的時候,天下萬民明恥辱、知善惡,不消朝廷詔令也能自行其事,這纔是真正的‘有為之治’啊。”
劉照答道:“是《承平經》。”
劉照拱手道:“聽教員一席話,茅塞頓開。弟子見地淺露,還望教員今後多多指教。”
以是,劉照已經盤算主張,不管如何,他都要以《孝經》“開蒙”,並且今後,要對峙做到“晨昏定省”,對父母遲早省視問安。
因而劉照謹慎的說話答覆道:“《承平經》中雖有求仙、長生之說,但弟子固然年幼,卻也不儘信賴。弟子曾聽人說,秦始皇、漢武帝都曾熱中於求仙、長生,但是現在還不是一抔黃土,埋葬於地下。就算真有其法,想來能修成的人,也是萬中求一,寥寥無幾,那試問,本身一人長生不死,而身邊的父母妻兒卻各個老死,孤傲一人,又有何意趣?人倫親情,豈能隨便割捨?以是弟子對這些東西向來是敬而遠之的。除此以外,《承平經》所言經義,大多擔當道家鼻祖老子之言,以‘有為’為大旨。經文有雲:‘六合之性,萬物各自有宜。當任其所長,所能為。所不能為者,而不成強也。’說的是為君者要寬刑簡政,不要乾預萬民的餬口,讓他們各司所職,各儘所能,則天下天然大治。但是弟子感覺,如果君王甚麼都不去管,而是靠萬民本身各司所值,那還要君王做甚麼,上古之時,不也有三皇五帝管理萬民麼。以是弟子感覺,應當是君王適應六合的法度,為萬民製定法度,這個法度一旦製定好,那麼君王本身也不能隨便去乾與、竄改,然後天下萬民遵循這個法度,各司其職,各儘所能,如此,才氣天下大治。”
盧植行禮,笑道:“殿下以稚齡便有如此的學問和觀點,已經非常不輕易了。今後臣自當經心極力,教誨殿下。”
那該如何做呢?我們聞名的“毒士”,有人戲稱其“一言亡了東漢”的賈詡賈文和先生,在給曹丕出主張的時候,也曾說過一段名言:
劉照道:“人雲,‘百善,以孝為先’。我大漢向來也是以孝治天下。故而弟子冒昧,請先生先講授《孝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