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先生家郎君賢否[第1頁/共3頁]
畢竟,這是一個“詩書傳家”的期間,也是一個“世家閥門”的期間,一個士族世家,其家教也常常是比較嚴格的,是以世家後輩,倒也常常都有幾分才學。
因而劉照問道:“先生可有人選?”
念及此,劉照問道:“先生的操行和學問,名著當世,想來先生家的郎君也定然都是才德兼具之士,前人雲:‘內舉不避親’,先生何不保舉與我?”
車駕行至西園,前去刺探動靜的內侍前去返報,說天子在水雲軒消暑。劉照便著人引著車駕,前去水雲軒。
西園內鑿有一池――也就是野生湖泊――麵積頗大,超越了濯龍園中濯龍池,名為碧海曲池。厥後,劉宏命人從碧海曲池中鑿渠引水,渠道蜿蜒盤曲,長約十餘裡,沿著溝渠兩岸,修建著大大小小數十間各式的館閣樓台。渠中栽種著一種荷花,因荷葉圓似滿月,故而叫做“望舒荷”,每當荷花盛開的時候,滿渠皆是花香,故而此渠又被稱做“流香渠”。當然,也有一種說法,就是渠邊的館閣中,居住著無數的宮女美人,每天這些美女把洗去脂粉的殘水,倒入渠中,是以讓渠水也帶著濃烈的脂粉香氣,故而名之曰“流香渠”。
終究,盧植還是搖了點頭,道:“雖雲‘內舉不避親’,但是父子同為殿下近臣,也不免物議沸騰。殿下不如從王子師之子中,擇一人作為侍讀吧。其宗子王蓋,年二十三,次子王景,年十九,殿下的學問的已然遠超同齡之人,恐怕就算是十餘歲的孩童,也遠不如殿下,殿下還是與二十歲擺佈的士子一起會商學問較為合適。不過,殿下也曉得,天子比來疏於政事,檢選侍讀一事,恐須殿下親身向天子呈請,才氣得以儘快辦理。”
劉照心道,這會兒已經是辰中(早八點擺佈),本身的父皇尚未起床,想來是昨夜又勞累過分了。但是本身巳初(早九點)就得開課,冇法等下去。因而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在殿外,恭恭敬敬的向劉宏問了安,這才歸去。
劉照內心偷笑,大要卻麵色持重的答道:“晨昏定省,乃是先賢傳下的孝道,兒子豈能不遵。如果父皇感覺有所不便,那兒子每日就在猗蘭殿外,向父皇問安,不打攪到父皇便是。”
劉宏一時啞口無言,隻好轉而扣問劉照的學習狀況。劉照便乘機將來意提出,說道:“盧師見兒臣的侍讀內侍侯謹,年紀太小,學習經義,甚為吃力,跟不上兒臣的學習速率,故而建議檢選十五到二十歲的年青士人,伴隨兒臣讀書,以便相互會商學問。”
自開蒙學《孝經》以來,劉照便對峙遲早去處父母省視問安。何皇後這邊尚好,現在他們母子分院而居,何皇後天然巴不得每天都能見到劉照。而劉宏那邊,卻出了點題目――劉照第一次淩晨去問安的時候,劉宏卻尚未起床,身邊的內侍出麵,攔住了劉照。
劉辨答道:“侍禦史王允之子王蓋、王景,盧師之子盧愷、盧濟,皆乃操行剛正、博學多才之士,且年紀也非常合適,兒臣覺得,可全數召進宮中,伴隨兒臣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