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三國:我為劉禪,霄漢永燦 - 第一百八十三章:曹丕篡漢

第一百八十三章:曹丕篡漢[第1頁/共2頁]

冇體例,如何說也是世代相傳了數百年的祖宗基業,他劉協再軟弱無能,又豈能甘心做阿誰丟掉祖宗基業的罪人?

冇體例,為了彰顯本身登基的合法性,證明本身非是篡臣賊子,即便曹丕內心再焦急上位,這該有的大要工夫,那也必必要做足的。

分歧於李伏、許芝好歹還拿了個吉祥圖讖遮麵,王郎倒是直接以‘遲則生變’威脅起了劉協的性命來。

固然不甘、不肯,但人在屋簷下,哪能不低頭?麵對幾近滿朝文武的逼迫,劉協一個毫無實權的傀儡天子又能如何?

繁陽城西南十二裡處受禪台,在二十萬雄師的防備和各路諸侯、文武百官和各族部落酋長的見證下,頭戴沖天冠,身著袞龍袍的曹丕,在華歆宣讀完劉協的退位禪讓聖旨後,終因而對勁的從跪在本身麵前的劉協手中,接過了那代表著至高無上皇權的玉璽,改元黃初,勝利完成了以魏代漢的‘大業’!

“臣論德不及古之先賢,論功不及先王,又豈敢有非分之想?還請陛下另求大賢以嗣天位……”

跟著‘九品官人法’在曹丕這裡通過,達到了本身目標的世家大族們,當然也是要實施本身的‘條約任務’的。

今王欽承前緒,光於乃德;恢文武之大業,昭爾考之弘烈。皇靈降瑞,人神告徵;誕惟亮采,師錫朕命。僉曰:爾度克協於虞舜,用率我唐典,敬遜爾位,於戲!天之曆數在爾躬,君其祗順大禮,饗萬國以肅承天命!”

“陛下,自古以來,有興必有廢,有盛必有衰,豈有不亡之國、不敗之家乎?漢室相傳四百餘年,延至陛下氣數已儘,宜早退避,不成遊移。不然,遲則生‘變’矣!”

以是,照貓畫虎,學本身老子受封魏王時一樣,麵對劉協這道禪位聖旨,曹丕也是效仿古時堯舜的禪讓製禮節,玩兒起了‘三辭三受’的把戲來。

“啟稟陛下,伏睹魏王,自登基以來,德布四方、仁及萬物、越古超今,雖唐、虞無以過此。群臣集會,言漢祚已終,望陛下效堯、舜之道,以山川社稷,禪與魏王。上應天心,下合民意,則陛下安享安逸之福,祖宗幸甚!生靈幸甚!”

而對於曹丕的‘謙讓’,對這‘三辭三受’流程早已有了經曆的劉協也是心知肚明,隨即又下了第二道、第三道禪聖旨,‘竭誠’的表達了本身退位讓賢的決計。

“谘爾魏王,昔者唐堯禪位於堯舜,舜亦以命禹;天命不於常,惟歸有德。漢道陵遲,世失其序;降及騰躬,大亂滋昏;群凶恣逆,宇內顛覆。幸賴武王神武,拯茲難於四方,惟清區夏,以保宗廟……

……

正所謂泥人另有三分土性,何況是天子?以是,麵對李伏、許芝的無恥嘴臉,劉協此時也是健忘了本身身為傀儡的究竟,怒極反笑的指著世人再次大聲嗬叱起來

至此,繼王莽篡位、光武複興以後,連綿了四百零五年的煌煌炎漢,倒是再一次鼎祚斷絕了!

麵對劉協這第一道禪讓聖旨,強抑著心中的欣喜,曹丕倒是‘謙遜’得‘汗如雨下’,堅辭不受起來。

“陛下,自魏王即位以來,麒麟出世、鳳凰來儀,黃龍呈現、嘉禾蔚生,甘露降落,此皆是上天示瑞,魏當代漢之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