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萬事不離榮華富貴[第1頁/共3頁]
那安東候王爭固然放肆,但麾下的山東軍除了那次在睢州被偷襲以外,這些年向來冇打過任何敗仗,並且幾近聽不見他麾下的兵馬有甚麼劣跡,和左良玉那等軍閥有本質上的分歧。
話說白了,山東軍現在家大業大,王爭手底下的總兵都要數不過來,憑藉過來的朝廷勳戚中具有侯爵、伯爵的更加不在少數。
除此以外,福王被烹,楚王被殺,慶王投降,等等淪陷的親藩重地不及其數,崇禎天子從最開端的震驚大怒,到現在經曆的多了,倒是已經習覺得常。
江南繁華之地,夙來就是奢糜銷金的好去處,又有秦淮風景,文風成性,名妓冠天下,恰是這些多金出亡的富豪們首選之地。
不過自從客歲的七月份開端,江南之地逐步歸屬了彆的一個仆人,比北京還要繁華的南都城,實在已經從裡到外徹完整底的改換了門庭。
比擬他們,大多數人的挑選都很隨性,對江北的人來講,去江南、揚州,或者夙來安寧的山東一帶,都比本身那戰亂連綴的本土要好上很多。
隨高傑一同前來的,另有山東軍在河南一帶外係兵馬的變更,歸德府的孔欒,另有南陽府的陳永福等幾部都在蠢蠢欲動,看模樣對湖廣是勢在必得。
李自成主力退出湖廣以後,王爭總算是要開端動手了。
安東候戔戔侯爵,就算加了太子少保和左都督,任命處所上實權的軍將和文官也是名不正言不順,這類事本來大師心知肚明,我提一句,你隨大流點頭就行了。
寧王的王號實在不是王爭想要,是山東軍上麵那一乾人等想要,他們跟著王爭走南闖北、出世入死到明天,為的是甚麼,說一千道一萬,還是離不開繁華繁華這四個字。
那第二個去處,天然就是江南。
這些年,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差未幾有五分之三都來了江南,五分之一去了山東、揚州一帶,最後剩下那五分之一,則是倒了血黴冇有逃出來的。
本來左良玉是想撿軟柿子捏才率部進入四川,冇成想,現在的張獻忠也不再是本來的張獻忠,即便麵對比大順軍勢弱很多的張部,左軍竟然也在接連吃敗仗,被打得潰不成軍。
實在對大多數皇親國戚,崇禎的並冇有甚麼豪情,之以是會大怒,不過是為皇族的顏麵遭到欺侮而憤恚,就連為他們做的一些祭奠事情,實在也完整為了端方和體統。
大明三百年江山,現現在已經被朝堂上那些所謂的重臣搞成亂七八糟,整天掛在嘴邊的綱常倫理,那也就是掛在嘴邊給人看,本身到底甚麼樣,實在內心都稀有。
但山東軍一係的文武們就不如許想,王爭以寧王任命下來的銜頭,明顯比安東候更加名正言順。
山東軍要的不過是一個便利,就憑現在的朝廷,想要更多實在也給不起。
“腰纏十萬貫,三月下揚州。”
崇禎十七年剛開端,李自成在西安改元永昌,建立大順,緊跟著王爭就提出要受封寧王。
自從進入四川以後,左良玉一下子墮入高傑進退兩難的地步,張獻忠追著左良玉打,左軍則是丟盔棄甲,在各地打劫的東西完整給張獻忠做了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