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大荒北經[第1頁/共4頁]
【原文】
大荒當中,有座不鹹山。有個肅慎氏國。有一種能飛的蛭,長著四隻翅膀。有一種蛇,是野獸的腦袋蛇的身子,名叫琴蟲。
【譯文】
有牛黎之國。有人無骨,儋耳之子。
【原文】
西北外洋,黑水之北,有人有翼,名曰苗民。顓頊生頭,頭生苗民,苗民厘姓,食肉。有山名曰章山。
有個叔歜國,這裡的人都是顓頊的子孫後代,以黃米為主食,能馴化差遣四種野獸:老虎、豹子、熊和羆。有一種形狀與熊類似的黑蟲,名叫獵獵。
東北海以外,大荒當中,河水之間,附禺之山,帝顓頊與九嬪葬焉。爰有久、文貝、離俞、鸞鳥、鳳鳥、大物、小物①。有青鳥、琅鳥②、玄鳥③、黃鳥、虎、豹、熊、羆、黃蛇、視肉、璿④瑰、瑤碧,皆出於山。衛丘方員三百裡,丘南帝俊竹林在焉,大可為舟。竹南有赤澤水,名曰封⑤淵。有三桑無枝。丘西有沈淵,顓頊所浴。
【譯文】
【原文】
有個胡不與國,這裡的人姓烈,以黃米為主食。
【原文】
有一種人叫繼無民,繼無民姓任,是無骨民的子孫後代,吃的是氛圍和魚類。
有座榆山。有座鯀攻程州山。
①鄉:通“向”。方向。②衣:穿。這裡是動詞。③女妭:相傳是不長一根頭髮的光禿女神,她所居住的處所,天不下雨。
有係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鄉①。有人衣②青衣,名曰黃帝女妭③。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妭,雨止,遂殺蚩尤。妭不得覆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妭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原文】
【原文】
有毛民之國,依姓,食黍,使四鳥。禹生均國,均國生役采,役采生修鞈,修鞈殺綽人。帝念之,潛為之國,是此毛民。
有北齊之國,薑姓,使虎、豹、熊、羆。
【原文】
大荒當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誇父。後土生信,信生誇父。誇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穀。將飲河而不敷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應龍已殺蚩尤,又殺誇父,乃去南邊處之,故南邊多雨。
有座陽山。有座順山,順水從這座山發源。有個始州國,四周有座丹山。
【原文】
【譯文】
有座山叫係崑山,上麵有共工台,射箭的人因畏敬共工的威靈而不敢朝北方拉弓射箭。有一小我穿戴青色衣服,名叫黃帝女妭。蚩尤製造了多種兵器用來進犯黃帝,黃帝便派應龍到冀州的田野去攻打蚩尤。應龍積儲了很多水,而蚩尤請來風伯和雨師,縱起一場大風雨。黃帝就降下名叫妭的天女助戰,雨被止住,因而殺死蚩尤。女妭因神力耗儘而不能再回到天上,她居住的處所冇有一點兒雨水。叔均將此事稟報給黃帝,厥後黃帝就把女妭安設在赤水的北麵。叔均便做了田神。女妭常常流亡而呈現旱情,要想擯除她,便禱告說:“神啊,請向北方去吧!”事前斷根水道,疏浚大小水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