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夜襲京口[第1頁/共3頁]
桓熙傳聞沈赤黔募得五百軍士前來,非常歡暢,這是他這個安北將軍帳下第一批軍士啊,當即任命沈赤黔為部曲督,桓熙是假節的刺史,有權擢升八品以下文武官吏。
桓熙此番赴京口之任,就是以司州刺史之職兼領安北將軍、假節、都督司、青、幽三州諸軍事,軍政大權統轄,代替庾希任徐、兗二州刺史郗愔為給桓熙讓路,移鎮淮陰,京口現在是桓熙的領地。
庾希怦然心動,貳內心清楚,若逃往廣州,廣州地僻人稀,庾蘊部下隻稀有千軍士,若桓衝率江州之眾來剿,實難抵擋,若趁此勝周少孫之勢,剿襲京口,京口距建康不過一百五十裡,急行一日可到,盧竦數百烏合之眾都能破城,他庾希又為何不能?若能挾持天子司馬昱與崇德太後,便可聚眾對抗桓溫!
東海太守周少孫與平北參軍劉襫即率兩千軍士前去海陵追捕庾希一黨,庾希逃至海濱,略取漁人船籌辦出海,舊部武遵道:“庾將軍,那周少孫素未領過兵,並且也不過兩千軍士,我何畏之,敢請五百人伏於陂澤中,必大破之。”
何謙意殊怏怏,隻好與左朗連夜帶著那幾個可作證供的軍士趕去建康,陳操之送他們出西門,與何謙私語很久,何謙意稍解,拱手打馬而去。
武遵對庾希道:“郗愔移鎮淮陰後,京口空虛,桓熙在京口募兵尚未成軍,將軍何不夜襲京口,擄掠桓熙為質,然後矯稱海西公密旨,討伐廢帝之逆賊桓溫,誅除凶逆,京口有放逐為兵戶的囚徒數百人,將這些人全數放出來,授以甲兵,再招聚北府舊部,以迅雷之勢攻取建康,然後傳檄壽州袁真將軍,袁真將軍素與桓溫不睦,與我等聯手,未始冇有誅除桓賊的機遇!就算事不成,就叛逃歸燕,有何不成?”
隨庾希一起出逃的有其弟庾倩和庾邈,以及庾希之子庾攸之——
卞耽答道:“客於晉陵暨陽。”
陳操之立在北固山下,眺望大江,庾希一黨就是前夕渡江逃往海陵的,追捕庾希這個困難就讓桓熙去處理吧,陳操之叮嚀沈赤黔,儘力練兵,年底讓沈赤黔率部去洛陽與其父沈勁彙合。
陳操之躬身道:“服從,鄙人後日便與蘇軍曹同道北上。”
沈赤黔表示願跟隨桓刺史建功立業,桓熙大悅,自發得招攬到了可用之人,卻不知蘇騏、沈赤黔與陳操之是萬裡同業、出世入死的友情。
桓熙道:“庾希將叛,此乃大事,還是請那邊置去一趟建康,陳司馬的屬吏左朗也一併去,速去速回,不得有誤。”
沈赤黔道:“好教桓刺史得知,那五百懦夫隨身帶來的糧食已告罄,眼看就要無糧,請桓刺史援助。”
就在陳操之一行渡江赴彭城的次日,朝廷詔旨與大司馬軍令同時下達,詔廢庾希為庶人,命東海太守周少孫與平北參軍劉襫率部追捕庾希,解赴廷尉問罪——
桓熙沉著臉問:“庾始彥現居何地?”
蘇騏見到桓熙與陳操之,長揖道:“桓刺史、陳司馬,鄙人已在京口等待旬日了。”
桓熙利落隧道:“不必擔憂無糧,既為我北府軍士,總不至於饑餓,我此次從姑孰隨船運來了兩萬斛米,儘可支用數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