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苧舞和輓歌[第1頁/共3頁]
行到近處,陳操之等人看清那白衣女子便是李靜姝,李靜姝白裙窈窕,且行且歌,歌聲淒婉幽咽,旁若無人地從陳操之等人身側走過。
隆和元年七月十五中元節,這日上午辰時,大司馬桓溫在白苧山三官廟主持祭典,祭奠跟隨他伐蜀和兩次北伐陣亡將士的英魂,這一日軍府還會賜賚那些陣亡將士家屬以錢帛撫卹,桓溫治軍並不峻厲,但能得將士效命,還在於其長於安撫民氣,桓溫深知軍權的首要,朝廷幾次征召他入朝輔政,他都推讓不去。
酒過三巡,桓溫意興頗豪,攜杜子恭之手至南闕下,望姑孰溪如匹練,萬頃良田一望無邊,桓溫乃緩緩問:“杜道首能知人貴賤,士庶共仰,請杜道首試為溫言祿位,當至何境地焉?”
陳操之望著天涯圓月說道:“但願人悠長,千裡共嬋娟。”
“在心曰誌發言詩,聲成於文被管絲。手舞足蹈欣泰時,移風易俗王化基。琴角揮韻白雲舒,《簫韶》協音神鳳來,拊擊和節詠在初,章曲乍畢情有餘。文同軌一品德行,國靖民和禮勝利。四縣庭響美勳英,八列陛唱朱紫聲。舞飾麗華樂容工,羅裳映日袂隨風。金翠列輝蕙麝豐,淑姿秀體允帝衷——”
陳操之道:“逸少私有言‘當以樂死’,觀其平生,遊筆筆墨、縱情山川,養心適誌,當稱得樂死也。”
桓溫引杜子恭與他同席,觀白苧舞、斬白苧歌,顧而樂之,問杜子恭道:“杜道首可知此歌那個所作?”
杜子恭安閒看桓溫麵貌,蝟須紫眸,實異相也,說道:“明公勳格宇宙,位極人臣。”
1、白苧舞和輓歌
小嬋道:“本日是七月十五盂蘭盆節,我家老主母活著時信佛,以是我家小郎君要為老主母誦經放燈。”
冥冥地府室,漫冗長夜台。
謝玄道:“子重,我剛纔接到都中來信,逸少公於本月初九日仙逝了。”
出壙望故裡,但見蒿與萊——”
……
杜子恭淺笑道:“這個不必叮嚀,杜某並非饒舌之人。”
這是阮籍之父、建安七子之一阮瑀寫的《七哀詩》,是傳播甚廣的輓歌,晉人最正視輓歌,不但喪葬時唱,飲宴集會時也唱,袁耽之弟袁崧每出遊,常令擺佈歌輓歌而行,聞者流涕,與劉伶攜酒出遊、死便埋我比擬,唱輓歌更有晉人獨具的那種悲愴之美。
“丁年難再遇,繁華不重來。
一輪圓月升起在東邊天涯,巨大而昏黃,遠山近樹,朦昏黃朧,初秋的晚風微涼。
嘉肴設不禦,旨酒盈觴杯。
杜子恭傳聞這是晉明帝司馬紹作的歌,寂然端坐,恭敬視聽。
三年前謝道韞在陳家塢那一夜,曾聽陳操之為其母吹奏這兩支曲子,印象極深,因陳母李氏而想起本身早逝的母親王氏和父親謝奕,不由淚光熒然,望著那三盞隨流搖擺的荷花燈,漸離漸遠——
謝道韞問:“子重思鄉了?”
杜子恭能知人貴賤,福祿壽言之應驗如神,陳操之從速道:“杜師此言切勿對彆人講,不然,非操之之福。”
這一刻,乖戾荒悖的李靜姝有了一種遊離於她仙顏以外的淒絕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