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舍弟諸葛亮 - 第40章 被群狼環伺的諸葛家

第40章 被群狼環伺的諸葛家[第1頁/共4頁]

父親過世後,諸葛亮在琅琊故鄉又自學了諸子百家中的法道墨,從申商之神通,到《韓非子》,從老莊到墨經,全數大略讀過,得其精華大旨,還會自行對比印證儒法道墨之學、各自好壞得所。

徐庶和石韜倒是已經逃來了,但居無定所,也還不熟諳諸葛亮。如果汗青不被竄改的話,徐庶後續還會出去流浪惹點禍,最後纔會完整洗心革麵、返來折節向學。

冇錯,當初諸葛瑾剛被張飛護送突圍時,還真冇想過要靠張飛這點奇兵反偷廣陵。到了海西縣後,因為糜芳奉告了一個新的凶信:孔北海方纔被滅,雄師軍糧冇法及時買到了。

這些人裡,龐山民和蒯祺還是盯上了諸葛亮的兩個姐姐,想要跟諸葛家攀親,才常常來跟諸葛亮一起讀書參議、給諸葛亮送各種他本來看不到的奇聞古籍孤本,總之動機不是很純粹。

信裡公然冇有任何邀功和自吹自擂,但有一些抱怨,還提到“世道艱钜,為兄這兩年被迫對付,左支右絀,但也長進頗多。夙興夜寐,偶爾殫精竭慮,夢中也多有所得”。

現在荊州輩分最高的名流是蔡諷,此人是劉表和黃承彥的嶽父、蔡瑁的父親、靈帝朝已故太尉張溫的小舅子。(十幾年後劉表病死、曹操南下時,蔡諷早已老死,但現在還活著,隻是朽邁病篤)

兩年學完四套大部頭,還補缺了三套殘篇、一堆文學消遣書,這進度應當能讓大哥誇獎了吧?

……

第一卷隻是普通的家書,說了這兩年大哥和母親、孃舅的環境,讓他彆擔憂,都是些家常話。

諸葛亮捋順了回想,構造一下文筆,便把他這兩年新的學習心得和進度,一五一十在家書裡彙報清楚:

然後開端靠《爾雅》學認字,再讀《論語》、《孝經》,六歲就把常用字認全。

現在畢竟是196年,諸葛亮平輩的那些士人都還冇冒頭。

唐光頗感不安,趕緊表示不必接待,他隻是個送信的:“先生,不如先看家書吧,子瑜先生交代我不準拆看,此中定有要緊的話。”

再低一輩的名流裡,諸葛亮拜見過了劉表、黃承彥,還跟著司馬徽學習了一番,在司馬徽處熟諳拜見了龐德公。

諸葛亮感覺這文筆不像大哥,年長幼少抱怨。

諸葛亮在生母章氏過世前,就學了《急就篇》、《滂喜篇》認字,當時他才四歲,幾個月就學完了。

幸虧逃亡荊州以後,進一步學習就教的機遇很快來了。諸葛亮客歲機遇偶合拜見熟諳了司馬徽,司馬徽也懂點算學,諸葛亮就把《九章》中冇法融會貫穿的處所,拿來就教。

最後,還說剩下那些卷軸,多是這幾年措置世務的心得體味,以及遊學四方尋訪到的古籍雜學、又自行清算成稿,但願他好生習學,莫負工夫。

這兩年在荊州,學習進步如何了,至今為止讀過哪些書,要把名單全數列給大哥。

諸葛亮聽得很當真。

唐光聽了諸葛亮的點評,驚奇地暗忖:“子瑜先生曾言其弟之才十倍於他,現在看來,二公子公然不凡,僅僅幾句話,便揣摩出了兄長的用兵得失,也不知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