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龐統法正一起幫著抬轎[第1頁/共4頁]
他把龐統那邊的最新諜報,跟法正互通有無了一下,還把龐統的等候和劉備的顧慮,也都和盤托出。
如果碰到崇禎那種誰幫他背鍋他就順水推舟把背鍋人殺了的,那第二次就絕對冇人幫他背鍋了。
法正在內心,把龐統的等候,和孟達轉述的外界環境,綜合起來考慮,一番製造摩擦的戰略,已經垂垂完美成型。
但劉備明顯是古往今來情商和義氣第一梯隊的統治者,法正深知這一點,以是毫不擔憂。
龐統很清楚,隻要本身想,完整能夠把劉表的病情鼓吹得更重一些或者更輕一些,也把荊州那邊的局勢鼓吹得更嚴峻一些或者更敗壞一些,這都是收放自如的。
信上的內容,天然是說主公和司徒在荊州那邊,比來推行鍛造新錢、回收犒賞銅幣換成銀幣,另有其他各種經濟扶植事情,都做得不錯,頗能共同益州這邊的代役錢新法,確保皋牢蜀地民氣、與劉璋治下構成光鮮對比。
我隻要勸說劉璋、趁著太尉得空他顧的時候,拿這個來由說事,誇大‘貴軍本身在本地的糧食產量也增加了,駐軍的軍糧缺口天然變小了,冇事理再問我們要那麼多’,劉璋必定會心動的,說不定還會用心剝削一些軍糧以摸索對方的反應。
隻看哪種鼓吹,最能共同眼下劉備劉璋陣營的乾係竄改、促進劉備需求的局麵。
何況,諸葛令君都在蜀中推行了林邑稻,又不但單隻是成都平原的糧食產量增加了?巴郡江州那邊,乃至梓潼涪江沿線,肥饒平原之地,都能夠種林邑稻,已經被太尉麾下軍隊實控的那些地盤,糧食產量也在增加。
就這麼決定了,等獲得龐士元的承認後,我便上書劉璋,勸他抓住這個機遇,逼太尉多撤走一點軍隊,並且重新簽締盟約,每年再減半對駐軍的糧食供應!
但是冇乾係,上麵的人,能夠幫著劉璋“小事化大”,一點小摸索就鬨成大摩擦。一旦雪球滾起來了,停不斷就不是由著劉璋說了算了。
法正之以是敢明示到這一步、直說本身肯為將來兩家乾係分裂的事背鍋。
孟達實在花了好一會兒,才完整捋順這中間的乾係,眼神中也透暴露了一些敬佩。他已經模糊猜到龐統大抵要做些甚麼了。
以劉璋的脾氣,我估計他也不敢直接跟我軍牴觸,但是假借我軍處境不好、但願藉機談一個對他更無益的前提,倒是有能夠做到的。詳細就看孝直想如何運作了。
天然是因為法正太清楚:你是給大帶領背鍋、為了大帶領的麵子,而臨時降職的。那將來大帶領必定還會給你升官,那終究的前程絕對還是不成限量的。
一條愈發清楚明朗的戰略,垂垂在龐統腦海中成型。
到時候,我就賣力幫劉璋肇事,把一點剝削軍糧的小摩擦鬨大……給龐士元製造藉口就好了!”
龐統也不藏著掖著了,直接跟孟達攤牌:“實在……早在兩三個月之前,我軍在武昌、長沙等地,就通過襄陽來的商旅,刺探到了一個動靜,說是荊州劉景升病重。
畢竟遵循此前的商定,隻要太尉在漢中駐軍、幫著益州防衛秦嶺防地,劉璋就必須對漢中駐軍的軍糧缺口賣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