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諸葛定策,劉備宣戰[第1頁/共3頁]
臨了,諸葛瑾還彌補了些動員說話,終究起到了一錘定音的結果:
現在他不想跟我們脫手,是因為我軍在東線還冇跟曹操開戰,劉璋感覺冇機遇。可劉表的病已經挺重了,如果一年後劉表死了、我們重新和曹賊全麵開戰呢?如果聽任劉璋把握實權到當時候,他會不會背後捅我們刀子?
並且,曹賊當年說過,如果抓住陶公,要千刀萬剮,族滅其百口為曹嵩報仇。主公現在都說出,能表劉璋為大郡太守,乃至朝廷上卿、全其子孫繁華,那能跟曹賊一樣麼?”
固然內心早就曉得龐統、法正要挑事。但最後事端詳細味如何挑起來、如何生長,哪怕智謀如諸葛兄弟,也是冇法提早預感的。
現在龐統描述的三點來由,第一和第三點都是分外白送的,汗青上壓根不存在。
劉備不由眉頭一皺,在他看來,這些來由,還是有點牽強。
劉備在開戰之前,始終冇有進入益州地界,而是在荊南的地盤上盤桓,明顯是諸葛瑾的設想。
汗青上,劉備最後開戰的藉口,是“本身幫劉璋守了兩年門,防備漢中張魯,但劉璋臨走時不給他賦稅和救兵,加上劉璋率先封關絕道防備他,有能夠斷他糧道”,最後勉強開戰。
但是,跟後代很多地攤文為了博眼球鼓吹的“劉備入蜀美滿是背信棄義、奪同宗之基業、並且他一貫如此,之前對劉表也是如此”比擬,實在的劉備還是要刻薄很多的。他並不是一上來就奪同宗之基業,他是實打實花了一兩年時候給劉璋看門,等候機遇,等候劉璋對不起他在先。
劉備得知梓潼那邊終究擦槍走火了,天然也是非常正視。
既然摸準了心結,諸葛瑾當然會有的放矢開導:“主公何出此言!曹賊如何能與主公比擬!當年曹賊攻徐州,所過皆屠城,故而被天下所不齒。主公入益州,能夠與民秋毫無犯,天然高低立判。
隻要第二點,是跟汗青上本來的來由差未幾,但程度上也比汗青同期更深——汗青上劉璋隻是回絕了給劉備兵、糧,但劉璋並冇有提早明白商定好的任務。這一世卻分歧,之前劉璋該承諾履約多少,就已經談妥過。是已經承諾了再撕毀不給,要嚴峻很多。
如果張任梗著脖子不平軟,不肯出售部下人,那諸葛兄弟和龐統絕對是求之不得的。
畢竟,隻是構和時抨擊、拒不履約、另有小範圍的中層軍官帶隊摩擦。
但他能夠把不能說的部分去掉、把剩下的考量認當真真闡發清楚,向劉備申明:現在的開戰機會有多麼好、多麼時不我待。
龐統當然曉得,在得知張任擦槍走火、製造了兩邊牴觸的第一箭後,立即把駐紮在梓潼的雄師壓疇昔、擴大戰事,參軍事角度而言,是最能收成偷襲之利,也最能打仇敵一個措手不及的。
那使者還差點在長江上錯過了——因為使者本來獲得的號令,是走長江水路直撲武昌報信。船過江陵後,如果江水流緩不如跑馬快,那就改騎馬。連龐統本人,都是不曉得主公提早前出到秭歸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