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回 佛光紫氣顯現三危 淨瓶聖水傾湧仙泉[第1頁/共8頁]
是處排空還聳峙,幾次憑眺欲躋攀。
三青鳥飛起來比利箭還要快,它一時三刻就飛到了敦煌上空。不料,遠遠瞥見三危山上火光沖天,煙霧滿盈,內心一驚。飛近一看,本來整座山被天火撲滅,花草樹木在熊熊燃燒,飛禽走獸東奔西竄,叫著逃命。它不覺掉下了眼淚,心想,取蒲團事小,眼下最要緊的是救火!
毀除意誌的滋擾,擺脫心靈的束縛,拋棄品德的纏累,打通大道的停滯。崇高、富有、尊顯、嚴肅、申明、利祿六種環境,滿是擾亂意誌的身分。麵貌、舉止、美色、辭理、氣調、情義六種環境,滿是束縛心靈的身分。仇恨、慾念、欣喜、氣憤、哀思、歡樂六種環境,全數纏累品德的身分。拜彆、挨近、貪取、施與、智慮、技術六種環境,滿是堵塞大道的身分。這四個方麵各六種環境不至於震驚胸中,內心就會平允,內心平允就會安好,安好就會清澈,清澈就會虛空,虛空就能安適適應無所作為而又無所不為。大道,是天然的敬佩;生命,是大德的光彩;稟性,是生命的本根。符合賦性的行動,稱之為率真的作為;受偽情差遣而行動,稱之為失卻賦性。知識,出自與外物的應接;聰明,出自內心的運營;具有聰明的人也會有不體味的知識,就像斜著眼睛看,所見必然有限。有所行動卻出於不得已叫做德,有所行動卻不是為了自我叫做治,尋求名聲必然適得其反,而講究實際就會事事適應。
備足造化的事物而適應成形,深斂外在感情不作任何思慮而使表情歡愉並富有活力,謹慎地持守心中的一點靈氣用以通達外在事物,像如許做而各種災害仍然紛至遝來,那就是天然安排的成果,而不是報酬所形成,因此不敷以擾亂成性,也不成以歸入靈府。靈府,就是有所持守卻不曉得持守甚麼,並且不成以著意去持守的處所。不能表示樸拙的自我而任隨感情外馳,固然有所透露卻老是分歧適合,外事一旦擾亂心中就不會等閒拜彆,即便有所竄改也會留下創傷。在光天化日下做了好事,大家都會怒斥他、懲罰他;在暗淡處埋冇地做下好事,鬼神也會怒斥他、懲罰他。對於人群明淨光亮,對於鬼神也明淨光亮,這以後便能獨行於世。
庚桑楚解釋說:“我的話說儘了。小土蜂不能孵化出豆葉蟲,越雞不能孵化天鵝蛋,而魯雞卻能夠做到。雞與雞,它們的天賦並冇有甚麼分歧,有的能做到有的不能做到,是因為它們的本領本來就有大有小。拿現在說我的才調就很小,不敷以使你遭到感化,你還是西行去拜見老子吧”
有詩為證:
被砍斷了腳的人不圖潤色,因為已把譭譽置之度外;退役的囚徒登上高處而不存驚駭,因為已經忘記了死生。對於謙虛的言語不肯作出回報而忘記了彆人,能夠忘記彆人的人,便可稱作合於天然之理又忘懷人道之情的‘天人’。以是,恭敬他卻不感到欣喜,欺侮他卻不會氣憤的人,隻要混合於天然順和之氣的人才氣夠如許。收回了肝火但不是故意發怒,那麼肝火也就出於不怒;有所作為但不是故意作為,那麼作為也就出於偶然作為。想要安好就得平和藹息,想要寂神就得適應心誌,即便有所作為也須措置適合,事事適應於不得已。事事不得已的作法,也就是賢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