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入皇宮藩王備登基 誅十族忠臣死國難[第1頁/共4頁]
既要即位稱帝,就需求一名能服眾的人來為朱棣草擬即位聖旨。方孝孺為當今大儒,名震天下,當然是草擬即位聖旨的首選人物,朱棣的即位聖旨如果能由方孝孺來草擬,那朱棣便在很大程度上博得了民氣。因而朱棣請來了方孝孺草擬即位聖旨,朱棣畢恭畢敬地在大殿當中等著方孝孺,不料方孝孺卻身著孝衣大哭著走上大殿。朱棣見狀趕快走到方孝孺身前,笑著說道:“先生毋要自苦,本王隻是效仿周公幫手成王。”方孝孺嘲笑一聲,“現在成王安在?”“成王自焚而亡。”方孝孺又問:“怎不立成王之子?”“成王之子下落不明。”“嫡子不存,庶子還在。”“國賴長君。”“如何不立成王之弟?”朱棣有些不耐煩,“這是我皇家家事,不勞先生操心。”方孝孺狠狠盯著朱棣,泰然說道:“天下乃是太祖的天下,我身為大明臣子,就要順從太祖遺訓。”朱棣厲聲叮嚀侍從:“拿紙筆來,讓方先生草詔。”方孝孺接過筆來,看著朱棣又是嘲笑一聲,便奮筆疾書,書畢,將紙張交予朱棣,朱棣接過一看,上書:“燕賊篡位。”朱棣大怒,把紙張撕得粉碎。方孝孺指著朱棣罵道:“你這狗彘不若的謀逆亂臣,就算你登上皇位又如何?你必定永久受人唾罵。”氣得渾身顫栗的朱棣指著方孝孺,“你若不草詔,本王便誅你九族?”方孝孺仰天大笑:“燕賊篡帝位,不得善終,忠臣死國難,雖死猶榮。戔戔燕賊,誅我九族何所懼?便誅十族又何如?”朱棣火冒三丈,大喊道:“好,本王成全你,誅方孝孺十族,聚寶門行刑。”方孝孺咬著牙齒罵道:“燕賊!燕賊!你永久是謀逆的燕賊,世世代代受人唾罵的篡位燕賊。”朱棣大喊道:“方孝孺九族及門放門生不得一人儲存。”
朱棣打敗了徐輝祖,便帶兵倉促奔向奉天殿,待朱棣趕到奉天殿,便急令宮人、親兵救火。朱棣見袁忠坐在地上抽泣,便走上前去,“袁公公,允炆去了那裡?”袁忠起家給朱棣見禮,“好多光陰不見四殿下,不知四殿下可好?”“還好,袁公公身材也還安康?”袁忠點了點頭,“托四殿下的福,老奴也還好。光陰荏苒,昔日四殿下在禦花圃玩耍之景象真是彷彿昨日。”“是啊,記得二哥、三哥欺負本王與老五,都是袁公公偷偷找來大哥來護著我兄弟二人。”袁忠眼中泛著淚光,“老奴此生都周旋在殿下母子與太祖爺孫之間,既不能負了太祖,也不能負了碽妃。既要遵循太祖遺訓,又要保你兄弟無恙,老奴好生難堪。本日四殿下帶兵入宮,老奴心中五味雜陳,不知是喜是憂。”朱棣現在全然冇有一點心機聽袁忠說這些,隻是焦心腸扣問著:“袁公公,允炆去了那裡?”袁忠指著火還未滅的奉天殿,“陛下就在這火海當中。”朱棣看了看火還未滅的奉天殿,半信半疑地說道:“袁公公向來最為忠誠,從不扯謊。”“火滅以後,四殿下親看。”
過了幾日,寧王朱權率諸王及群臣勸諫朱棣:“國不成一日無君,建文帝受奸人勾引葬身火海,二位嫡出皇子又下落不明。諸王當中,隻要燕王殿下春秋最長,聲望最高。請殿下為大明江山社稷著想,即位為帝。”朱棣故作推委:“本王奉天靖難,隻為斷根君側,待擒獲黃子澄、齊泰等奸臣,本王便出兵而還。”諸王及群臣又再勸諫:“請殿下為大明江山社稷著想,殿下為太祖高天子與孝慈高皇後嫡子,理應挽大明於危難。請殿下先即位再除奸臣。”寧王朱權及群臣苦苦勸進四天,朱棣終究承諾即位為帝,隨即派人到北平接來了燕王府中的親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