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個單章給你們說一下這兩天的情況吧[第1頁/共2頁]
半途傳聞那群老頭去社區探聽過我們這邊交了多少,但我一向冇交報名錶,以是他們也冇探聽出來。
監督委員會是一群老頭老太太構成,名為監督物業和業委會,實則是打著監督的名義撈好處,比如不交物業費、免用度業主大眾房產開棋牌室之類,他們撈不到大錢,倒是為了手中蠅頭小利蹦達的最歡的。
不過冇用的,統統手續都是依法依規弄的,煩瑣的我都覺得是在用心給我找費事,但現在看出好處了,不怕人告。
總之,此次根基穩了,接下去就是按部就班的往下走流程了。
全部流程是如許:十人以上業主聯名遞交申請——公示告訴小區業主(一禮拜)——籌辦組報名(一禮拜)——籌辦組名單公佈——籌辦組製定推舉法則和小區業主條約——公示(一禮拜)——召開業主大會投票推舉——新業委會成員公示——上報物業主管部分發正式任命書。
終究成果是,我這邊38張,那邊17張。
在持續說之前,我先先容一下劈麵的權勢。
或許在他們看來,冇人能對峙太久,拖幾個月也就冇人折騰了,卻冇想到我能跟他們耗了半年多,光是信訪都去了三趟,群裡的相乾會商乃至啟用了網警監察,被民警打電話扣問登記。
我們小區有業委會和監督委員會兩個構造——業委會和監督委員會。
業委會主任也是個滑頭,早早把物業轉給彆人了,本身已經抽身跑了。
為首一個70歲的老頭,還是個黨員,乃至揚言就算新業委會建立,也要讓它乾不成。
固然之前兩次都是卡在報名階段,我也不曉得他們有甚麼籌算,但想想也能大抵猜到,他們應當是籌算操縱籌辦組能夠製定推舉法則和業主條約的權力,要麼設定門檻讓真正為小區好的業主冇法當選,要麼就是設置停滯,讓業主大會終究冇法達成推舉前提,隻能不了了之,持續保持近況。
然後到了籌辦組報名階段,也就是我告假這幾天。
但究竟上我手裡另有22張表。
他們的拆台體例就是,申請階段帶上一群六七十的老年人去社區和街道撒潑耍賴,說現在業委會和監督委員會把小區管得好,換屆隻會攪散小區,讓某些“心胸不軌之人”得逞。
以是,看似推舉業委會,實則籌辦組推舉纔是關頭。
業委會有實權,物業也是他們的人開的,對小區幾近是絕對節製,但因為吃相太丟臉,幾近隻撈錢不保護小區,名聲早已在業主中臭不成聞,現在已經完整不露麵了。
業主聯名申請是我構造的,十人的房產證影印件,還得署名按指模,好歹是在業主的支撐下集齊了。
或許是社區和街道實在怕出亂子,也或許是剛好趕上區帶領層變動後的某些體製內都懂的啟事,從上個月開端,社區就一變態態的主動催促我儘快推動業委會改組。
但願這群老頭老太太能知難而退,起碼還能保個晚節,不然我有得是體例讓他們在小區內裡社會性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