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大義[第1頁/共3頁]
董仲舒點頭,“當初收你進門時,你的確說過,你儒劍同修,跟劍道有些淵源。但我冇想到,你的抱負如此之大,竟然瞞著我,跑去都城乾預朝政。”
楊玄機冷哼一聲,麵露調侃。
而剛纔,他冇跟楊玄機撕破臉,當然有舊傷的原因在內,但更首要的是,大敵當前,他不肯再挑起內部爭鬥,折損掉聯盟力量。
師慈徒孝,一副看似溫馨調和的氛圍。
他孤介寡言,又對董仲舒仇恨至極,此時毫無敘話的動機。
他感知著楊玄機的氣味,確認對方是八境修為後,又感慨道:“顧劍棠全盛時的威勢,也不過如此吧?”
他托起任真作揖的手,笑容馴良可掬,體貼問道:“我剛來就傳聞,你中了劇毒,存亡未卜,如何樣,現在已經病癒了吧?”
董仲舒嘴角一挑,走向大堂上方的主位,背身嘲笑道:“中間好放肆的劍氣!”
任真走到階前,隔著層層帷帳,躬身施禮說道:“門生蔡酒詩,恭祝教員萬壽金安。”
三人走進一間廳堂。堂裡光芒陰暗,捲菸環繞,帷帳以後,董仲舒盤膝坐在榻上,正閉目靜養。
幸虧現在有楊玄機在旁,就算董仲舒真想翻臉,他也不會虧損,最多鬨個不歡而散。
見他如此表示,任真反倒鬆了口氣。隻要彆把重視力轉移到盲眼這一點上,思疑是楊玄機本人,彆的都好辦。
他表示任真坐下,翻動著眼皮,隨口問道:“這個瞎子,也是你之前的狐朋狗友?”
董仲舒看著他,語重心長隧道:“你現在是儒家的中流砥柱,今後還會擔當為師的衣缽,任重道遠,更得潔身自好,少跟這些人來往。”
這是赤裸裸的表示,拿儒家傳承來矇騙任真,想儘快勾引出春秋真解。實在現在的儒家,二聖同臨,早已不複昔光陰景,又豈是他能做得了主的?
董仲舒欣然道:“我固然有傷,情願跟你同去。剛纔阿誰瞎子,另有城裡那名年青人,都是不錯的幫手,能助夏侯淳守住廬江。”
“實在這是個不測。進都城前,我跟幾位故交重聚,酒後跟他們吹噓,說是您的關門弟子,職位尊崇,但他們都不信,非要我證明給他們看。我這小我愛麵子,一時打動,就想混個大官鐺鐺……”
楊玄機冷酷道:“知名劍客,不敷掛齒。”
暗形悄悄退下,隻留楊玄機一人站在火線,悄悄看著任真。
如果他冇猜錯,南晉佛道兩家已經下山,參與這場國戰。起碼在頂峰強者裡,曹東風本人已經呈現。
自從他壓服女帝,實施重文抑武後,儒劍便勢不兩立。特彆在斜穀會戰後,他已經將劍道視作死敵,恨不得除以後快。
內鬥歸內鬥,儒家向來把民族大義看得最重,遭到內奸侵犯時,他們會自發連合起來,保衛家國天下。這也是儒家的底子。
楊玄機微微沉默,以軍伍禮節迴應,答道:“部屬服從。”
他皺著眉頭,目光森然。
那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北唐的大修行者們也該出山了。
以楊玄機的境地,並非不曉得收斂,而是用心為之,想以此袒護實在身份。如此一來,更能彰顯他的劍道成就,不致讓董仲舒思疑到冥聖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