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高太尉大興三路兵 呼延灼擺佈連環馬(2)[第1頁/共4頁]
再說呼延灼收軍下寨,自和韓滔商討,如何取勝梁山川泊。韓滔道:“本日這廝們見俺催軍近前,他便倉猝掩擊過來,明日儘數驅馬軍向前,必獲大勝。”呼延灼道:“我已如此安排下了,隻要和你籌議相通。”隨即傳下將令:“教三千匹馬軍,做一排擺著,每三十匹連續,卻把鐵環連鎖。但遇敵軍,遠用箭射,近則使槍,直突入去;三千連環馬軍,分作一百隊鎖定。五千步軍,在後策應。明日休得應戰,我和你押後掠陣。但若比武,分作三麵衝將疇昔。”戰略籌議已定,次日天曉出戰。
卻說呼延灼已知有天使至,與韓滔出二十裡外驅逐。接到寨中,謝恩受賞已畢,置酒管待天使。一麵令韓前鋒俵錢賞軍,且將捉到五百餘人囚在寨中,待拿得賊首,一併解赴京師,示眾實施。天使問:“彭團練如何淪陷?”呼延灼道:“為因貪捉宋江,深切重地,致被擒捉。今次群賊必不敢再來。小可分兵攻打,務要清除盜窟,掃儘水窪,擒獲眾賊,拆毀巢穴。但恨四周是水,無路可進。遙觀寨柵,隻除非得火炮飛打,以碎賊巢。久聞東京有個炮手淩振,名號轟天雷。此人善造火炮,能去十四五裡遠近,石炮落處,天崩地陷,山倒石裂。若得此人,能夠攻打賊巢。更兼他深通技藝,弓馬熟嫻。若得天使回京,於太尉媒介知此事,能夠吃緊調派到來,不日可取賊巢。”任務應允。次日啟程,於路無話。回到京師,來見高太尉,備說呼延灼求索炮手淩振,要建大功。高太尉聽罷,傳下鈞旨,教喚甲仗庫副炮手淩振那人來。本來淩振祖貫燕陵人,是宋朝亂世第一個炮手,人都呼他是轟天雷,更兼技藝精熟。曾有四句詩讚淩振的好處:
卻說呼延灼大獲全勝,回到本寨,開放連環馬,都次第前來請功。殺死者不計其數,活捉的五百餘人,奪得戰馬三百餘匹。隨即差人前去京師報捷,一麵犒賞全軍。
強火發時城郭碎,煙雲散處鬼神愁。金輪子母轟天振,炮手名聞四百州。
卻說宋江在鴨嘴灘上小寨內,和智囊吳學究商討破陣之法,無計可施。有探細人來報導:“東京新差一個炮手,喚作轟天雷淩振,本日在於水邊豎起架子,安排施放火炮,攻打寨柵。”吳學究道:“這個無妨。我盜窟四周都是水泊,港汊甚多,宛子城離水又遠,縱有飛天火炮,如何能夠打獲得城邊?且棄了鴨嘴灘小寨,看他怎地設法施放,卻做商討。”當下宋江棄了小寨,便都起家,且上關來。晁蓋、公孫勝接到聚義廳上,問道:“似此如何破敵?”動問未絕,早聽得山下炮響。連續放了三個火炮,兩個打在水裡,一個直打到鴨嘴灘邊小寨上。宋江見說,心中展轉憂愁,眾頭領儘皆失容。吳學究道:“若得一人,誘引淩振到水邊,先捉了此人,方可商討破敵之法。”晁蓋道:“可著李俊、張橫、張順、三阮,六人棹船如此行事,岸上朱仝、雷橫如此策應。”
晁蓋聞知,同吳用、公孫勝下山來動問。宋江眉頭不展,麵帶憂容。吳用勸道:“哥哥休憂,勝負乃兵家常事,何必掛記?彆生良策,可破連環軍馬。”晁蓋便傳號令,叮嚀水軍,安穩寨柵船隻,保守灘頭,曉夜提備,請宋公明上山安息。宋江不肯上山,隻就鴨嘴灘寨內駐紮,隻教帶傷頭領上山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