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複國之誌[第1頁/共3頁]
“另有一事。”王倫思考了一下,又道:“你從高麗分開之時,為何不東渡倭國日本,我聽聞那邊的甚麼所謂國主天皇權勢弱微,反而各雄師人家屬紛繁崛起,與天皇爭權,現在的日本局勢極其混亂。
而那倭國又距高麗甚近,你何不趁此機遇率眾登島,拔擢起一方權勢,並與其合作,等坐大以後便尋機一統日本諸島,而後再帶領島民反攻遼東,豈不也是不錯的挑選?”
但鄙人確信大人乃是誌向弘遠之人,又豈會因為一家之私仇,而廢國度之大事,並且既然大人已經聽鄙人說了這麼很多,想必大民氣中自有設法,鄙人言儘於此,到底如何,還請大人決意裁奪。”
王倫悄悄一笑道:“照你所說,這倒是樁穩賺不賠的買賣,隻是此等功德,你為甚麼會找上我呢,當今天下豪傑何其多也,就如江南邊臘,現在已經占有大宋的半壁江山,現在又撻伐南海諸國,滅交趾,平占城,篡奪暹羅大半國土,邇來更是敗北吳哥王國,逼其割地乞降。
“哦!”王倫心中一動,剛纔為了肯定耶律梁材的誠懇,便多問了一句,卻冇想到這一問竟然問出耶律梁材這份自認中原,不與倭奴同流的憬悟,倒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並且現在大遼雖滅,但分離在天下各處不肯受金國統治的遼國貴族以及遼軍餘部仍然為數浩繁,而耶律梁材以故遼太子的身份前來投奔,王倫便能夠藉助耶律梁材的名義,從而獲得一眾遼國故舊權勢的支撐。
耶律梁材倒是哼了一聲,大聲說道:“我中原後代,又豈可與倭賊苟合!”
“其誌倒是可嘉。”王倫沉吟道:“且非論你複國可否勝利,單隻憑你的這份誌向,我倒是能夠助你一臂之力,起碼保你契丹一族持續還是不成題目,隻是我若幫你,所耗人力物力不知凡幾,成自不必說,如果不成,空自勞心吃力,對我又有甚麼好處?”
耶律梁材見王倫言語之間已有鬆動之意,便當即起家說道:“隻要大人肯至心助我,此事不管成與不成,我大遼千萬子民皆會感激大人的互助之情,若能複國,我大遼便誌願為大人藩屬,永不相叛,即便不成,我契丹一族也願跟隨大人,儘己所能,為大人建功立業助一臂之力。”
“不必。”王倫笑道:“此廳當中皆是小弟的親信之人,梁材兄有話請講便是,不消避諱。”
當今大人身為一鎮節度,更是清治宦海,厲懲敗北,推行新法,隻一年時候,便令齊魯之地煥然一新,百姓豐衣足食,安居樂業,此等功業,當今天下又有何人可比。
耶律梁材道:“我也知此事千難萬難,然祖宗百年基業被毀,我輩子孫又豈能隻因畏難而無所作為,縱使百死也要極力向前,以是不管終究如何,也非論大人是否幫我,這複國之事,我勢在必為。”
耶律梁材也是一愣,剛纔與王倫費了半天口舌,也冇見獲得王倫的切當答覆,如何隻說了一句不肯與倭國苟合,就讓王倫如此痛快地承諾了。
現在方臘如日中天,要論氣力,比之大金也是不遑多讓,你何不去投奔與他,即便不投方臘,你也可揚帆南海,尋一小國,以你現在的氣力,將其攻陷做為落腳之地,想來也不困難,然後便能夠此為根本,漸漸規複元氣,徐圖複國,豈不是更加穩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