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聯手[第1頁/共3頁]
“一向想就教三嬸孃,前次侄女所提的合議采購之事,不曉得三嬸孃有甚麼觀點?”
提及這外邀來賓之事,全部壽宴裡好處最大的是它,風險最高的也是它,的確就是一把雙刃劍。
兩人說了幾句親熱話兒,趙氏倒是問道:
剛回家門便聽得下人說長房的大蜜斯來了,正在與夫人說話,便也過來看看,不料卻正碰上這個話題。
這話自安清悠口中說出來,卻當真有些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架式了,便連三夫人趙氏也不由臉上變色,驚呼道:
“早就想來!但是嬸孃您也曉得,我們府裡那邊夫人有了傷病,現在倒是由我暫代掌家。侄女在這些事情上又冇甚麼經曆,現在倒是恐怕出了甚麼不對,當真是謹慎翼翼地如履薄冰了!”
安清悠漸漸地給三夫人趙氏行了一個禮,做了些許日子的掌家,身上卻不知不覺地有了些為上位者的氣質,連絡她本來跟著彭嬤嬤苦練而成的清雅氣勢,反讓人覺很多了幾分貴態。
這壽宴裡最首要的樞紐除了采買購辦和廣邀賓朋,排位第三的便是這司禮主事之位,要光鮮有光鮮,要麵子有麵子,更是極易討得老太爺的喜去。長房聯手三房放下了重重一個籌馬,不愁二房不就範。
“快坐快坐,你這孩子啊,嬸孃不叫你也不來!冇事兒就不能過來找嬸孃說說話兒?”
安清悠曉得這都是經曆之談,一一記下用心體味,時不時插話細問兩句,亦是受益匪淺。
三老爺安德成亦是對安清悠發起請二房來做司禮主事的主張讚不斷口,隻是聽到三夫人說安清悠要和藍氏爭那外邀來賓之事,卻也不由眉頭大皺起來。
三夫人趙氏細細想了一陣兒,倒是皺眉道:
說白了,就是在壽宴當天代表安老太爺乃至全部安家出頭之人,那二房老爺安德經雖是讀書讀成了個書白癡,但恰是因賢人墨水在肚子裡存很多了,對這等講究禮節之事看得比命還首要。
“這體例初聽起來不錯,當時我亦是讚了好了的,但是返來以後細細想來倒是不當。既是合議,那各房便都有說話的份兒,四房此次誌在必得,必是要挑其他幾家找來商戶供貨的弊端。這天下十全十美的東西本就難尋,四夫人又是個見過世麵的,真要挑弊端,這又那裡是挑不出來的?她挑了我們的弊端,我們也必會挑她的,到時候挑來挑去,隻怕這心力都花在相互相爭上,那老太爺的壽宴還如何辦?”
趙氏平時裡本就對安清悠最是喜好,現在嘴上固然說著抱怨的話,手上倒是忙著不斷把安清悠拉到了本身的身邊,桌子上那零食果子亦是早就擺得滿滿鐺鐺的了。
攥住了荷包子就是攥住了主動權,三房本就非常富庶,趙氏的眼界人麵亦是不比藍氏差,這采買購辦之任自是可做得。隻是那四房家道更富,又豈能等閒罷休?
“還真是你這孩子掌家了?那敢情好!最好是那人多病上幾年纔好!”趙氏對於長房的家裡事倒是略知一二的,對徐氏打壓安清悠早看著不爽,現在見了安清悠掌家內心倒也歡暢,最起碼不消受內宅裡的閒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