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靖康和議[第2頁/共3頁]
可李綱的奏本前腳剛送進東京,金國使臣後腳就進了城門,這事就被擱置下來。澤州間隔陝西有段間隔,何況百姓大多逃散,徐家兄弟不成能在此一向等下去。補給就是一個大題目。李綱以河中府交界同州,便命同州知州徐勝退守河中府,又命徐衛退守解州,便利彌補糧草物質。
宋金兩邊大臣挖苦諷刺不亦樂乎,愣冇談出個鳥來。最後,趙桓見和談冇有停頓,命樞相徐紹親身乾預此事。才定下來“正視實際”的構和目標。女真人丁頭上還是要求南朝承認他們占據兩河的合法性,並讓兩河境內統統宋軍撤回,規定疆界。徐紹嚴辭回絕,如果你們金國抱著這類設法,那就不消談了。
徐紹據理力圖,徐衛就是河東義兵總管,各路義兵首級那是遭到朝廷冊封的,身上都配著官印呢,這如何能不是大宋朝廷官方行動?這事金使倒是曉得的,那些河東義兵魁首,一受朝廷封官,當即打出燈號,唯恐彆人不曉得。
狂喜之下,他撰寫奏本,以銀牌快馬加急送往東京。趙桓一接到陝西奏報,接連問了三次,果有此事乎?當獲得必定答覆以後,聖心大悅,奮然有效兵之意。一個徐衛率萬把馬步,就能出潼關一起把李金聯軍攆歸去。朕若起西軍精銳出陝西,不說兩河,起碼河東唾手可複!
黃潛善反唇相譏,你們二太子的東路軍被人徐太尉打得片甲不留,傳聞斡離不逃進真定城的時候,身邊隻要幾十騎?
粘罕見徐家兄弟對太原虎視眈眈,似無退兵之意,又命完顏婁老將兵萬餘聲援太原。徐家兄弟刺探到動靜,這才引軍南還澤州,在小西山安葬陣亡將士。徐衛趁這個機遇,又行文給陝西宣撫使司,指出河中、絳、解、澤這一府三州之地,物產豐富,且多江山,宜恪守,覺得陝西樊籬。又將馬擴當日那套“以一府三州為陝西緩衝”的實際重申一次,建議派兵駐守此地。他預感到,朝廷命令班師是遲早的事情,此次招討河東本是為了威懾李逆,現在目標已經達到,陝西方麵必定不日就將命令本身還師定戎。必須在號令下達之前,先把這事提出來,不然我帶一萬多弟兄出來,引六七千歸去,連巴掌大的處所都冇討返來,我吃飽了撐的?
乃至有個彆大臣提出,軍中虛報功績以邀賞的成規由來已久,幾近是公開的奧妙。徐衛虎捷鄉軍成軍不到兩年,戔戔萬餘兵力與數倍於本身的李金聯軍展開野戰,竟然能打個平局,還迫使仇敵後撤?這未免有些令人難以置信吧?應當讓陝西方麵好好查一查纔是。
公然,幾天以後,李綱的號令就到了火線。“賊逆勢大,未及規複之時,當還師為好。”對一府三州的歸屬題目,隻字未提。作為甲士。號令下達自當履行,可徐衛把李綱這道手令翻來覆去看幾遍,最後鑒定,這不是一道鬆散的軍令。要麼你就嚴令我撤回定戎,要麼就明說留兵駐守,甚麼叫“當還師為好?”遂回書說,李金聯軍雖退,然河東境內多賊寇,恐怕得擔擱些光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