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章 拿什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第1頁/共3頁]
這是一個相稱龐大的事情,因為此次出征,南邊宋軍出動了十八萬馬步軍,不說士卒,單是有軍功的軍官,就數以千計。統計起來,很費了些光陰,不過折彥質詳細賣力的,則是宋軍初級將領的敘功。再分得細一點的話,就是三路雄師中,各正副宣撫使、正副安撫使、正副都統製的軍功。
平常徐衛一脫手,那絕對是分歧凡響,少說也得毀滅個幾萬仇敵,光複幾十個縣。但這回,十萬西軍出動,愣是冇有光複一個州縣。但這不即是說西軍此次徒勞無功,相反,中原能夠順利光複,離不開西軍的支撐!
此四人,俱是威震天下,功績足以留名青史,當之無愧。但徐六等報酬難的處地點於,郡王已經是一品,而折郡王此次功績是明擺著的,不重賞說不疇昔。議來議去,宰執大臣們有兩個定見。
折郡王倒也冇有較著的偏袒本身家的後輩,他起首報的,就是荊湖宣撫司的軍功。韓世忠嶽飛二將在此次北伐中,遵循節製,批示有方,為光複中原立下大功。特彆是嶽飛,作為宋軍前鋒,戰果光輝。不過,折彥質不喜好他的本性,再加上韓世忠又是嶽鵬舉的下屬,是以書韓世忠軍功第一,嶽飛次之。
徐六最後點頭,把淮南東路和淮南西路都交到劉光國,晉升他為淮南宣撫使,所部淮西軍改編為神武左軍,專門賣力光複山東。要曉得,宋朝官員的頭銜,普通有階官,爵位,和調派。此中調派是實職,也就是表白你詳細乾甚麼事情。讓劉光國升任淮南宣撫使,等因而讓你到下級部分主持事情,但是行政級彆穩定。
第七百八十章 拿甚麼封賞你?我的大帥們
折彥質將淮西軍排在最後,當然,也有一些歌頌之辭,然後報了上去。有司就按照他的奏報來敘功,寫成建議,送到中書,請徐良決計。
在一係列近乎狂歡般的慶賀活動以後,朝廷終究要乾點端莊事了。大戰結束,最緊急的是甚麼?安撫百姓,規複次序?不錯,這是很打緊,但有彆的一件事情也不能含混。那就是獎功罰過。將士們拋頭顱,灑熱血,疆場搏殺為的是甚麼?為國儘忠,保境安民,這當然也是目標,但未免空洞了些,還是要來點實際的。
折家軍作為南邊宋軍的中流砥柱,軍功天然也不會小。彥文、彥適、彥若、彥野幾兄弟都榜上馳名。至於淮西軍,讓折郡王有些難堪。若論軍功,淮西軍是三路宋軍中最差的,進軍途中還蒙受一次挫敗,差點冇讓金軍給攆歸去。數來數去,也隻要淮西安撫副使李顯忠上得了檯麵。可劉家是皇親,傳聞當明天子很寵劉皇後,天子的老丈人,不能讓他尷尬啊。
要麼,將折彥質封為一字並肩王,位在諸臣之上,以彰顯他功蓋當代的特彆職位;要麼,不封折彥質,將功績攤在他折家後輩身上,大力汲引一番。徐六將這兩種定見都落實在書麵上,籌算報給天子,讓他決計,以免獲咎人。
此次徐衛動員十萬雄師,和南邊軍團一樣,也是兵分三路。隻是軍功顯得“寒酸”一些。說寒酸,不是跟彆人比,而是跟徐衛本身比。這些年以來,朝中大臣已經風俗了聽到徐衛奏報大捷的動靜,正如朝中有人評價徐衛一樣,“邊帥武功之盛,百年未有”,說的就是徐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