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徐衛的轉折點[第1頁/共4頁]
李綱一瞧大多數人都反對,當時也冇表態,散了以後,將徐原伶仃留下。
後者彷彿不想把反覆過多次的主張再說一遍,略一思考後,反問道:“宣相,若要死守關中,兵馬自那邊來?”要跟金軍在關中大戰,不說多了,起碼得十萬八萬兵力吧。
他現在憂愁的,反倒是李宣撫。徐大去長安已經兩日,不消想也曉得必定是去商討售後的計謀走向。不管李宣撫如何決定,隻要不在關中跟金軍會戰就好。這一次金軍精銳齊出,粘罕大有不是你死,就是我傷的架式,如果在關中跟女真人血戰,當真冇有幾分勝算。
起首曲端毫不會出兵,其次,就連他的大哥徐原恐怕也不會順從宣撫司的號令。這麼一算,就剩下他和種師中兩支軍隊。陣勢已經倒黴於我了,更何況兵力也相差這麼大?哪怕就是他俄然發揮甚麼鬼神莫測之計,把粘罕十幾萬雄師全滅了,也不能竄改一個實際。
這一點讓徐九感覺很不好,特彆是張深投降以後,這類感受尤其激烈。一樣是西軍,一樣拿朝廷的糧餉俸祿,曲端等輩能夠不把李綱當回事,張深之流乃至連所謂的民族大義也不顧了,直接投降叛國。憑甚麼我就要一步一足跡,勤勤奮懇,踏結結實?
再則,如果要死守長安,保全關中,徐宣撫能依托誰?還不是我們徐家兄弟?把我們的軍隊拉到關中平原跟金軍血戰?我吃飽了撐的?前些日子在同州跟婁宿對陣,打得我五癆七傷,若不是種太尉及時聲援。我他孃的幾乎潰敗了。歸正現在我就認清一個事理,在平原跟金軍打大會戰,不是瘋了就是傻了。
保安,綏德兩個軍,轄區都很大,是疇前為了對抗夏國而設立的。這兩個軍兵力固然未幾,但難就難在,其防區內,不但有兩座堅城,堡壘軍寨更是各處著花。這個當年宋軍“壁壘推動戰略”的產品,讓粘罕很頭疼。打吧,慢慢推動,得耗到甚麼時候?不打吧,又怕後院起火。與部下商討以後,決定用攻撫兩手。一麵打擊,一麵招降。延安都失守了,保安綏德兩軍的將佐民氣不穩。投降女真者甚多。
“照義德的意義,關中是必棄不成?”李綱沉聲問道。
徐原也歎一聲:“卑職世受國恩,若宣相執意於關中會戰,我必身先於士卒,蹈死不悔!隻是倘若敗北,則全陝儘失。”這就有點願意了,實在他早就盤算主張,如果上頭不聽勸,非要在關中平原與金軍決鬥,他哪怕背個違節的罪名,也果斷不從!
當然,如果趙官家有漢武帝,唐太宗那樣的本領和胸懷,西軍這些將領個頂個都跟衛霍,李靖一樣,那我也甘心和大師一道同心抗金,“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那一套我也認了。可題目是,這差得不是一點半點。
盯著萬俟卨等人分開大堂,徐原仍舊忿忿不平。這幫東西,站著說話腰不疼,兵戈是你上還是我上?墨客意義,空談誤事,孃的!
在給陝西宣撫司的覆函中,徐紹含混地唆使“相機而動”,彆的又說,既然種師中病重,冇法理事,則由涇原經略安撫使徐原暫掌陝西軍務。同時,他又向鎮江行在金牌快馬陳述此事,並要求行在儘快肯定陝西製置使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