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國產“斯瑞克戰鬥旅”[第1頁/共3頁]
隻要能拖到美軍的重裝軍隊漂洋過海登岸援助就算是勝利。
當然,如果口徑比不過數量上有必然上風一樣也能對周邊構成威懾。
要曉得這兩款設備可都是淨重40噸擺佈的大師夥,以運―18NB運輸機的承載量,一次性隻能裝載一輛。
要曉得藍軍旅的炮兵體例可都是齊裝滿員的,一個炮虎帳具有18門火炮,一個炮兵連配置6門。
當然不是,而是炮兵這麼一開打,新德裡高低實在承擔不起,所謂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在新德裡這裡真不是一句戲言!
隻見不遠處的空位上霹雷隆的駛過六輛05式155mm自行榴彈炮和四輛03式300mm重型火箭炮!
斯瑞克輪式裝甲車雖說防少,血薄,紙麵上底子乾不過蘇聯的重裝坦克軍隊,但斯瑞克輪式裝甲車依托輪式佈局,矯捷性卻遠超蘇聯坦克,是以能夠依托西歐的城鎮和發財的公路網對猛撲過來的蘇聯重型裝甲軍隊停止矯捷防備作戰。
最遠23千米,這還是因為高原地區氛圍淡薄,炮彈能夠有機遇打得遠一些,不然隻要18千米的打擊範圍。
全部高原重兵個人加在一起將近5萬人,裝備的專業炮兵隻要兩個團!
再遠,新德裡高原駐軍就隻能愛莫能助了,因為他們手裡除了淺顯的製式彈藥外,甚麼底排炮彈、火箭增程炮彈、鐳射製導炮彈這些特種彈藥一個都冇有。
不然,幾次練習炮兵軍隊如何都缺席?
正因為如此,除了口嗨一下以外,底子冇啥實際的結果。
冇體例,誰讓新德裡的根本彈藥冇法自給自足,隻能依托入口,乃至於全軍高低的彈藥儲備量低得不幸,再加上糟糕的路況,高原地區軍隊能有儲備彈藥就已經算是古蹟了,還要啥自行車?
兩個團加在一起也就24門,還不及藍軍旅的一半兒多。
當然了,近似300mm火箭炮如許重炮並不在傳統的體例之列,而是采取一個營12門,一個連4門製。
就連最根基的淺顯彈藥,新德裡高原駐軍的炮兵軍隊的彈藥基數都冇達到練習綱領的要求。
正因為如此,麵對藍軍旅超強的炮兵火力配置,震驚的並不止鄭超林這些切身參與者,位於錦官城領事館內的安尼爾少將通過開放的視頻直播畫麵更是嚇得渾身冒盜汗。
彆說是鄭超林,就是他所批示的兩輛100mm輪式突擊炮上的其他官兵,在模糊的燈光下見到麵前的氣象也都一個個目瞪口呆。
因為除了加強給藍軍旅的一個連的05式155mm自行榴彈炮和一個連的03式300mm重型火箭炮外,安尼爾還從畫麵中發明瞭一個連,整整12輛96A式主戰坦克和由4輛發射車、一輛雷達車和一輛通訊批示車構成了紅旗―16B型野戰防空導彈連。
全部軍隊裝備的主戰設備是清一色操縱8*8輪式裝甲車為根本衍生出來的係列輕型機器扮設備。
以是如許算下來,藍軍旅光100mm口徑以上的火炮數量就達到58門。
更關頭的是,這兩款設備光把炮運來是冇啥用的,還得裝備完整的批示保障設備才氣闡揚戰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