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章 返航!(第二更)[第1頁/共2頁]
在柏林空軍機場,裡昂親身帶著一眾當局高官和最高統帥部的將軍給雷德爾接機。
但按照他後代所體味到的環境來看,德國不管如何都冇法製止同蘇聯一戰,以斯大林的打算,計算德國不主動打擊蘇聯,蘇聯也絕對不會聽任德國的崛起。
夙起事情的人們在看到這則動靜後都震驚了,打敗英國水兵這是他們多少代人的胡想啊!現在竟然實現了!
而至於戰列艦隊,那就更慘了。
“不消嚴峻,放輕鬆。”裡昂笑了笑,“我又不吃人,吃人的英國艦隊已經被雷德爾將軍毀滅了,另有甚麼可駭的呢?”
在毀滅了英國本土艦隊後,德國公海艦隊當即原地展開救濟落水職員的行動。
再看原汗青,德國39天擊敗法國,西歐大陸自此再無仇敵,這看似製止了兩線作戰但實在已然,因為固然西歐大陸再無仇敵,但同歐洲大陸隻隔著一道英吉利海峽的英國一向在對德國虎視眈眈,這逼的德國不得不在西線留下了58個師用於修建大西洋壁壘,製止英國橫渡英吉利海峽登岸歐陸,斥地第二疆場。
同時裡昂・安德烈斯級兩艦和德意誌號航空母艦的重傷使得公海艦隊的戰術核心――航母打擊大隊――會在將來半年內麵對隻要兩艘航母(彆離是德意誌級的DF-3“沙恩霍斯特號”和DF4“格奈森瑙”號)可用的難堪地步。
說實話,對於獲得終究勝利裡昂真的冇有絕對的掌控――打西歐諸國冇有一點題目,但同蘇聯這個龐然巨獸作戰,裡昂真的冇掌控說穩贏。
而要想克服蘇聯這個巨獸,彆的不說,最起碼需求德國舉天下之力來對抗,容不得用心去其他戰線作戰,也就是德國必必要製止兩線作戰。
以是這一世,裡昂發誓不能再讓英國管束德國如此多的力量,德國必必要在策動巴巴羅薩打算前一勞永逸的處理掉英國。
毫無疑問,如果這95萬人、1500輛坦克和5000多門火炮都能擺設到東線去,德國絕對能夠在41年的夏季到臨前攻進莫斯科,屆時中心個人軍群再沿著莫斯科強大的鐵路網攻向其他方向,蘇德戰役很有能夠會被改寫。
三天後,傷重先行返回海內救治的雷德爾在基爾軍港遭到了本地軍民的夾道歡迎,隨後就搭乘等待在機場裡的元首專機飛往柏林醫治。
所覺得體味決皇家水兵,裡昂可謂吃力心血,從簽訂《樸茨茅斯戰役和談》開端,他就帶著德國忍辱負重,而現在這麼多年的嘔心瀝血終究獲得了回報,大西洋上自此在無敵手,裡昂怎能不衝動?
顛末連夜的救濟,公海艦隊勝利將2000餘名英國官兵和500多名德國官兵救上了船。
“哈哈哈!”中間的人紛繁大笑道,就是不曉得他們是真笑還是共同的笑。
在顛末端和本土艦隊的近間隔對轟後,固然德國的戰列艦憑著皮糙肉厚存活下來三艘,但英國兵艦也絕對不賴,它們強大的火力使得德國存活下來的三艘戰列艦幾近每艘都是身受重傷。
固然這58個師多數本質低下且缺員,但它們仍有約95萬人,並且有著1500多輛坦克和5000多門火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