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晚清崛起 - 第155章 茶絲之議
翻页 夜间

第155章 茶絲之議[第2頁/共3頁]

有一首竹枝詞說道:“新安土物儘堪誇,摘了春茶又子茶,最是屯溪商賈集,年年算得小繁華”。安徽茶莊因銷路分歧,分為本莊和洋莊兩類,本莊茶客俗稱“山東客”,蓋北方茶商大多係山東人,每到立夏後紛繁來徽,照顧現款辦貨。所辦茶葉都用竹簍裝配交由漁梁,過載行(即船行)由水道運至杭州,再運往北方目標地交貨。

李振華和他們說的首要一點就是,你們下去本身搞,統統由你們本身作主,我就不再參與了,有甚麼困難,你們再和我打號召。

晚清崛起第155章茶絲之議(註釋)

看到他們是一片美意,李振華就冇有讓他們裁撤了,全部的快艇是灰紅色的,上麵一層底艙,上麵一層玻璃窗戶,在水線以上,上麵是一層臥艙,一排窗戶,能夠很好地對內裡停止察看,最上麵一層不是用於住人的,但是在那上麵的四周搞了一圈的雕欄,上麵搞了一層防雨層,當中放了一些椅子,既能夠撫玩風景,又能夠在上麵用餐,既然是遊艇,那就要讓上麵的那些客人們白日在船上看風景,看風景那就不能雨淋,一樣也不能日曬,再說了那些財主們出來都是穿的乾清乾淨的,那些灰塵落在身上也不好,如許有了一個頂棚,那也潔淨一些了不是。彆的甚麼衛生間、廚房等設施一應俱有。

洋莊客多本地販子,設有茶號,用木箱裝運,每箱淨茶40斤擺佈,以漁梁、深渡為茶號調集地,茶葉裝箱由水道從九江至上海,或由水道運至杭州,再經上海轉運外洋。“其運至上海之茶,皆歸茶棧,發小樣於買茶各洋行,由茶師看定,再由通事與茶商定盤,然後發大樣,評判、發大幫、過磅,然後行銷俄國占多數,英、美次之”。內銷茶類分熙春、眉茶二大類,熙春專銷俄國,眉茶有珍眉、蕊眉、鳳眉、針眉等數種。以粗細分歧而分。

“普通以為“象”是指具有財產一百萬兩白銀以上的大富;五十萬到一百萬兩的钜富被稱為“牛”;三十萬到五十萬兩的大富被稱為“狗”。此中“四象”說的是劉、張、龐、顧四家。【葉*子】【悠*悠】傳聞光是劉家一家的財產就達二千萬兩白銀。而“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黃狗”加起來的財產總額,應當在六千萬到八千萬兩白銀。

晚清期間也就是19世紀下半期,是中國茶葉出口貿易的繁華期,當時上海是天下最大的茶葉集散地,而徽州地區則是最大的茶葉供應地。徽州茶葉素負盛名,以款縣的綠茶著稱,祁門以紅茶得名,至於產量,則首推款縣,年出口量在千噸以上。徽州內銷綠茶始於鹹豐、同治、光緒年間,因為受茶葉出口貿易增加的刺激,交通便利的屯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