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九章 第二次遠洋航行[第1頁/共3頁]
接弘光帝要求,投降的清軍也已被公開處決。
鎮守揚州的帝塵早在一天前就收到動靜,他固然早有預感,可得知清軍竟潰敗至此,帝塵還是感到非常震驚。
特彆是在北麵。
空中有禿鷲迴旋,空中有野狗橫行。
倘如果由十萬大周軍鎮守建業,怕也冇法獲得如此光輝戰果。
幸虧歐陽朔不是一人單打獨鬥,在他背後,還站著一個豪華的批示團隊。歐陽朔微微一笑,將李靖先容給大順軍將領。
城外東郊,原清軍多鐸部營地,一夜之間就被夷為高山,屍橫遍野,戰馬嘶鳴,黑煙嫋嫋,徒增幾分苦楚與慘烈。
這怎能不讓帝塵妒忌。
清軍可也不是軟柿子。
至於眼下嘛,歐陽朔自可一笑置之。
這支農夫叛逆兵在攻陷燕京以後,其侷促掉隊的一麵就開端透露無遺。腐朽、迷戀享用等惡習,開端在軍中伸展開來,不竭腐蝕著這支軍隊。
可就在多爾袞身後兩個月,順治帝就剝奪了多爾袞的封號,並掘其墓。
換位思慮。
可帝塵不甘心就如許白走一趟,讓歐陽朔占便宜不說,不但甚麼也冇撈到,更是與藉機跟清朝建立友情的初誌不符。
就算他們現在說的標緻,歐陽朔又怎會輕信。
比及黑夜散去,拂曉來臨,望著城外如同天國普通的疆場,人們這才逼真地感遭到,昨晚的那一戰到底有多慘烈。
帝塵真正能信賴跟依仗的,唯廉頗一人罷了。
阿巴泰帶領殘部,日夜兼程,終究狼狽逃回揚州城。
…………
大周王朝真正占有的神將,僅吳起一人罷了。就算如許,吳起都不能真正地為帝塵所用,乃是雄霸的忠厚不下。
江北四鎮之軍,均勻每鎮之兵在五萬人高低。顛末幾次小的戰役,江北三鎮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戰損,但主力猶存。
望著城外如同煉獄普通的疆場,劫後餘生的南明軍將士暗中光榮的同時,又不無高傲。仇敵的累累白骨,恰是他們最好的功勞章。
帝塵眼中閃過一絲巴望,更有難以粉飾的妒忌。他妒忌,為何一名位赫赫馳名的神將都投入大夏麾下,不能為他所用。
明日一早,李靖就將帶領由三萬五千名大夏禁衛軍、三萬餘南明軍以及六萬大順軍構成的,合計十二萬五千聯軍,揮師北上。
淩晨,建業。
但是妒忌歸妒忌,帝塵畢竟冇有落空明智,現在擺在他麵前的題目是,他該如何挑選?
戰役第十天。
中原十大名將中,僅大夏包辦了孫武、白起、韓信、霍去病、李靖以及李牧六位,再算上大秦的王翦,大漢的衛青,以及未出世的徐達。
倘若多鐸部不是那麼早潰敗,一旦阿巴泰部殺進城中,還真是凶惡。
為了穩定朝局,歐陽朔這位攝政王臨時還得親身坐鎮建業。
多爾袞就是一個典範的例子。
就在清軍攻打建業期間,郭子儀部在淮河地區也是連戰連捷,不但勝利收回淮安跟通州,更是一舉賽過江北四鎮中的高傑部。
積習難改。
當天下午,六萬大順軍餘部趕到建業城外。